《环境学基础》是2010年8月20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玉梅。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学本科生教材,同时也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人员参考。
1950年,Л.A.楚加耶夫合成了丁二肟,并观察到它与镍(Ⅱ)形成红色沉淀。两年后,联邦德国O.E.布龙克把丁二肟试剂应用于钢中镍的测定。嗣后灵敏的和选择性高的新有机试剂不断出现。中国曾云鹗等合成3-(2-胂酸基苯偶氮)-6-(2,6-二溴-4-氯苯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用此试剂时,稀土元素的摩尔吸光系数可以高达0.98~1.2×10升/(摩·厘米)。
化学分析根据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滴定分析(titrimetry)和重量分析(gravimetry)。
滴定分析
根据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所进行的化学反应计量关系,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分析被称为滴定分析,也叫容量分析(volumetry)。利用溶液平衡:酸碱(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络合(配位)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线性代数是空间解dao析du的理论基础。
空间位置:zhi 借助于空间坐标系传dao递空间对象的版定位信息,是空间对象表述权的研究基础,即投影与转换理论。
空间分布:同类空间对象的群体定位信息,包括分布、趋势、对比等内容。
空间形态:空间对象的几何形态。
空间距离:空间物体的接近程度。
空间关系:空间对象的相关关系,包括拓扑、方位、相似、相关等。
气体分配层析法根据液液分配原理,由英国A.J.P.马丁和R.L.M.辛格于1941年提出。由于此工作之重要,他们获得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M.J.E.戈莱提出用长毛细管柱,是另一创新。
色谱-质谱联用法中将色谱法所得之淋出流体移入质谱仪,可使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在数小时内得到分离和,是分析方法。
环境科学与地球化学间新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研究环境中和人为释放的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与环境质量、人体健康的关系等。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①研究人类环境的化学性质,尤其是及时研究现代环境化学变化的过程和趋势,以便在地球化学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了解组类环境各个系统的地球化学性质。
②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评价环境质量和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有助于了解自然界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等。
③研究环境中与生命有关的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与生物地球化学相交叉,但环境地球化学在这方面的任务不仅是研究现代环境化学组成的变化同生命体、人体化学组成和人类健康的联系,而且还在广阔的地质背景上研究宇宙元素、地壳元素、海洋元素同生命元素的关系,研究生命过程的地球化学演化等问题。 污染气象学是现代气象学一个分支,也是环境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大气运动和大气中污染物相互作用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近地层大气运动引起的污染物扩散、输送、迁移和转化过程,以及大气污染对天气和气象变化的影响。
支持查询的网课平台:超星尔雅/智慧树/尔雅/学台: 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学习通/高校邦/ 优学院/学堂云/MOOC 课程/好大学!入题目,马上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