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室内温、湿度
室内温、湿度主要是为医护人员创造出有利于工作的舒适环境,满足手术过程的严格要求。适宜的温度对保持病人的体温是必须的;湿度低会产生静电和切口软组织失水,湿度高使人不适、影响精细操作。因为院方长时间的大型手术很少,南京常年空气湿度较高,本工程对温度严格控制、对湿度的上限严格控制、湿度的下限要求降到次要位置。
新风量对维持室内正压、稀释并排除手术室内有害气体,保证医患人员的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手术室净化技术参数的标准
一、手术中的通风换气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手术室空气中的含菌量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浮游菌总数达700~1800cfu/m3时,则感染率明显增高;若降至180cfu/m3以下,则感染的危险性就大为降低。因而手术室的空气环境对手术部位感染很重要,怎么样来保证环境不被污染?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就是层流技术或者是正压供气技术。
1. 美国CDC关于通风换气的规定
1) 考虑到走廊和邻近的区域,在手术室内应保持正压通气。类型ⅠB。
2) 维持每小时15次换气,其中至少3次是新鲜换气。类型ⅠB。
3) 所有的空气都要经过过滤、再循环和保鲜,使用经美国建筑协会推荐的合适的过滤器。类型ⅠB。
4) 所有的空气经由天棚进入,由靠近地板处排出。类型ⅠB。
5) 在手术室内不使用UV放射来预防SSI。类型ⅠB。
6) 除了手术人员、患者和仪器的进出外,手术室的门应保持关闭。类型ⅠB。
7) 在保证手术的前提下,限制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数。类型Ⅱ。
8) 在施行矫形外科的置入手术时,应提供**级清洁的空气。类型Ⅱ。
2. 关于紫外线照射
关于在手术室通风换气过程中,是否需要紫外线照射,在中国的消毒技术规范里,提到紫外线消毒空气的理念。但是紫外线对人体是有害的,有人的情况不宜采用紫外线照射,而手术室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在有人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洁净程度,那么紫外线解决的问题是无人情况下的照射。因而人一进去,空气流通后就会被再污染,所以在感染控制中,**上认为紫外线照射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是无效的。但在中国各地方发展不一样,无洁净技术的大多数手术室,认为紫外线照射可以达到消毒,可以解决手术室的感染控制问题,所以手术室都安紫外线灯。但一般认为有了洁净技术,还吊着紫外线灯,是**不需要的。在手术室内不使用紫外线照射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是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其他发达国家研究成果证实的。手术室保持环境卫生比照紫外线较重要。
3. 常用净化措施
保持符合相应手术标准的空气质量的解决方案有如下措施: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净化所有的净化风量,就是如果进去的风量都要净化;采取合理有效的净化措施同时补充必要的新风量。为了保证手术室的动态空气质量,2002年的消毒技术规范提出采取下面的三种净化措施。**是洁净技术,*二是循环风紫外线的消毒器,但是消毒的环境中臭氧的浓度必须**每立方米0.2毫克,如果**过此标准将对人体有害。*三,静电吸附式空气净化机在感染控制中降低空气的浮游菌也是有效的,这一点很多人都做了大量研究,所以2002年的规范里面提出控制空气中的细菌数,可采用此三方面的技术。
手术室应保持至少0.25m/s的空气交流速度,无人情况下手术室内没有0.5um的颗粒。人员流动是空气传播的主要来源,手术室采用垂直层流的高效过滤空气,每小时换气20~25次,即可去除0.5~5um的细菌。使手术区的空气无菌,并保持手术室正压,从而尽可能减少污染空气进入手术室。所以,空气过滤是有效、安全、经济和方便的除菌手段;采用合适的过滤器能保证送风气流达到要求的尘埃浓度和细菌浓度,以及合理的运行费用。
二、手术室净化级别的相关规定
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手术室的空气细菌要求和净化级别的规定。由*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编,*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批准于2000年10月1日施行的《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强调了预防的等级标准,共分成四个标准。
1. Ⅰ级特别洁净手术室
适用:关节置换、器官移植、脑外科、心外科、眼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操作。 空气洁净度及沉降(浮游)细菌大平均浓度:手术区100级,0.2个/30min.φ90皿(5个/m3),周边区1000级0.4个/30 min.φ90皿(10个/m3);洁净辅助用房局部100级,周边区1000级。
2. Ⅱ级标准洁净手术室
适用: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科、肝胆胰外科、骨科、取卵移植手术和普外科中的一类手术。空气洁净级别:手术区1000级,0.75个/30min.Φ90皿(25个/m3);周边区及辅助用房10000级,1.5个/30min.Φ90皿(50个/m3)。
3. Ⅲ级一般洁净手术室
适用:普通外科(除外一类手术)、妇产科等手术。空气洁净级别:手术区10000级,2个/ 0.75个/30min.Φ90皿(25个/m3)周边区及洁净辅助用房100000级4个/30min.Φ90皿(150个/m3)。
4. Ⅳ级准洁净手术室
适用:肛肠外科及污染类手术;空气洁净级别:300000级;洁净手术室、洁净辅助用房,5个/30min.φ90皿(175/m3)。
三、洁净手术部建设方案与换气相关参数
1. 建设方案
现代化的洁净手术部的建设要有合理的设计方案,满足科学、合理、人本化的平面设计,**的空气洁净技术和气流方向,而且要功能齐全,符合洁净手术部的设计要求,所以各种检测,各种送风、送氧等等,所有的设备应该齐全,而且要经久耐用。同时应符合洁净手术部的装饰,比如经常擦试,不会腐蚀,结构不易破坏等。同时要高智能化*的监控,可随时报警,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出现,同时*、全过程的进行实时感染控制。
2. 换气参数
关于手术室的换气参数,美国建筑协会1996年颁布相关标准,99年又进行了修改。具体标准如下。温度:华氏68~73度(20~23℃;99年17~24℃);相对湿度:30%~60%;空气流动:从清洁向相对清洁区域;空气交换:每小时少换气15次,少3次为户外换气。关于湿度的控制研究显示,相对湿度50%时,细菌浮游10min后即死亡;相对湿度较高或较低时,即使经过2h大部分细菌也还活着。在常温下,湿度≥60%可发霉;湿度≥80%则不论温度高低都要发霉。
控制湿度是很重要的,各个国家的标准也不同,日本有关医院的标准,要求湿度保持在50%;德标准准则规定整个手术部内的相对湿度不**过65%;美国《ASHRAE手册》1999年版要求相对湿度为45%~55%,而1991年版的为50%~60%;《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把Ⅰ、Ⅱ级手术室相对湿度定在40%~60%,而Ⅲ、Ⅳ级的放宽到35%~60%。
主要目的是维持室内所需要的气候状态,除去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气味和有害气体,降低和避免术后感染,从而保证手术成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由于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服务面积小但风量要求大,能耗高,因此手术室净化系统要求在创造高洁净度室内气候的同时,空调系统的节能也显得比较重要。
以下以某医院手术室净化为例,介绍润春净化公司在手术室净化设计方面的一些思路和经验。
该洁净手术部由洁净大厅、麻醉室、苏醒室、8个主手术室组成,手术室净化级别要求分别为千级(I 级)一间、万级(II 级)四间、十万级(III 级)三间,手术室设计温湿度全年控制范围为24-28℃,相对湿度为50%-60%,手术室内设有可调面板。
1.所有手术室净化,引入局部强化净化观点,打破了全室净化的概念,将所有手术室净化的送风口均集中布置在手术床的上方,即以无影灯吊杆为中心设置"层流送风箱",根据级别不同采用不同送风断面尺寸。
2.对于百级和千级手术室净化,采用洁净气流覆盖区域面积乘以此送风区域断面风速的方式确定风量。如本工程的千级手术室净化所采用送风层流箱覆盖面积为2.4m×2.4m,断面流速0.35m/s,因此送风量为7258m3/h,如果为百级,则采用送风层流箱覆盖面积为3.0m×3.0m,断面流速仍为0.35m/s,则送风量为11340m3/h,仅为前述工业洁净室计算方法的40%。此设计思路部分借鉴了德国Weiss手术室卫生空调系统的经验,根据国内医院的具体情况,当断面风速0.35m/s时,如回风口设置恰当,不仅可以使送风保持较好单向流型,而且其单向流的分流高度会小于0.6m,即分流高度**手术床的操作面标高。
3.对于万级、十万级手术室净化采用换气次数法确定送风量,万级取n=30次/h,十万级取n=20次/h。尽管此换气次数取值为《规范》规定的下限值,但由于采用了全部送风量由手术床部位上方的"层流送风箱"送出,其手术区达到的细菌浓度为室内其他区域的50%,即手术区域空气的污染度由全室稀释和净化方式的1降为局部强化送风方式的0.5。本工程万级与十万级手术室净化的"层流送风箱"送风面积分别为2.4m×1.2m和1.5m×1.5m,送风断面风速均为0.35m/s。
实践证明,该医院手术室净化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用较小的风量,在手术室净化关键区域(手术床及器械桌区域)形成一个比手术室净化其他区域较洁净、较卫生的气候环境。
郑州栀子净化工程公司多年从事净化工程咨询设计一体化标准化施工,主要有十万级净化车间、十万级无尘车间、医院手术室净化、层流手术室净化、无尘车间净化、净化无尘车间 环氧地坪等及配套净化装饰工程,专为、医院、精密电子、食品、化学、生物、研究院所及其它高科技行业等领域净化设计施工、测试、维护,并且提供与洁净室相关的材料、设备、监测装置及家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