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师兄建议我们下次制作小型地藏菩萨立体像结缘,制作是没有问题,疑难在于如何寄送的问题,过程中稍有损坏、折损,即非吉兆。
那么这些尺寸不如法,或者不完整、不圆满的佛菩萨像,如何安置呢?
《佛说造像量度经解》云:
所以是等之形像。宜重修理。或改造。先作阿哩伽(二合)仪轨。徙灵光。乃择日而塑像。
个方法是修复、改造。但是必须先要做先修密宗的徙灵仪轨,其实搬家移动圣像,或者擦拭佛像,都应该有先修一个仪轨。特别是搬动、修复的,不能直接上去就移动,这会造业。
至于出自《佛说造像量度经解》的徙灵仪轨和开光仪轨,后续我会发布于文章。
当然,对于开光,请具有修证的高僧大德来行法。
高僧共同开光,非常如法和严格。
如果条件暂时不具,你亦可先自己开光,毕竟佛也是诵经持咒多年,总不能没有一点咒力……
供养佛像当供养具足之身
现如今,很多人把佛像当成艺术品,在家里或者在饭店等场所,供养一个佛头或者半截佛身当摆设,这样做是很不如法的,且缺乏对佛像的恭敬之心。
现在很多人肆意发挥创作,以为艺术创作不拘一格,殊不知这不仅没有培养福报,反而损失了很多福报。
按照佛经所说,不应造作半身佛像,同样不应造佛头像。
金刚乘时期:手印的繁复玄密化
这些新姿势也意味着新知识,七世纪金刚乘佛教兴起,佛教轨仪越来越精细,举手投足也被赋予了更复杂的意义。伴随着手印修行的细则化,佛像不但人物变多了,除了当时当世的释迦牟尼佛,沿时间线,增加了过去燃灯佛和未来弥勒佛。在空间上,增加了五方佛,为人熟知的比如西方阿弥陀佛和东方药师佛。不同佛的衣着与配饰也变得光彩炫目。佛像的姿势终于变成系统化的姿势知识。
拍摄和使用佛像照片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很多人在寺院看见庄严的佛像
会心生欢喜
拿出手机、相机咔咔一通拍摄
想要留作纪念或分享给他人
这本身是件好事
但你要知道
佛像可不能乱拍
有些方面咱真得注意
分清是否禁止拍摄
部分佛教寺院会在寺内或佛像附近提示,请勿拍照或请勿使用闪光灯,那么就应该配合相关规定。
因为,有些佛像可能属于保护文物,或者为保护佛像的表面或壁画的色彩,而禁止拍摄或使用闪光灯。
以恭敬心来拍摄
对于没有提示禁止拍摄的寺院,在拍照时也应注意,持恭敬心进行拍摄。
尤其是对着佛菩萨圣像,应尽量保持佛像的完整,尤其是面部和头部,要完整拍摄进画面中,并注意构图的比例协调,以保持佛像的庄严为原则。
寺院是正规的场所,进入寺院不能高声喧哗,也要举止有礼。如果想和佛菩萨圣像合照,要注意动作的谦恭得体,勿搞笑,勿戏谑。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法师不是儿。在寺院的参访和游览时遇到法师,切勿提起相机或手机,正对着法师一顿猛拍,或是拉住法师要求做某些动作配合拍照……
不要对法师抱着猎奇的心态,虽然是出家人的身份,但法师也有肖像权,也可以拒绝被拍摄。
这并非法师不慈悲,在被“突然”或随意抓拍的瞬间,法师的表情、动作都可能走样。
然而一个出家人的照片,在外界的眼里不仅仅代表他自己,更代表着僧团的整体形象。
公司主要经营佛像,树脂工艺品,神像,玻璃钢工艺品,寺庙供奉,家庭供奉,从事道教神像 佛教神像 民间俗神 仙国诸神 冥界鬼神玉皇大帝 王母娘娘 真武大帝 文武财神 西方三圣 四海龙王 金童玉女 三清四御 太乙天尊 十殿阎王黑白无常 牛头马面 骑虎赵公明财神 关圣帝君 菩萨 文殊菩萨 菩贤菩萨 天王 元帅 十二老母 三霄娘娘 送子奶奶 如来佛祖 三宝佛 地藏王菩萨 弥勒佛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