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93年以来,德国科学家就利用三氧化钨和碳在电炉中一起加热到高温的方法制取出碳化钨,并试图利用其高熔点、高硬度等特性来制取拉丝模等,以便取代金刚石材料。
碳化钨用于制造切削工具、耐磨部件,铜、钴、铋等金属的熔炼坩埚,耐磨半导体薄膜。
产品采用铁桶(塑料桶),内衬聚乙烯塑料袋封口包装,每袋净重不得**过50kg。外包装桶上应有“防潮”和“向上”等字样。 产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库房中,运输中要注意包装容器完好,防雨淋和防日光曝晒。
硬质合金对碳化钨WC粒度的要求,根据不同用途的硬质合金,采用不同粒度的碳化钨;硬质合金切削,比如切脚机刀片V-CUT刀等,精加工合金采用**细亚细细颗粒碳化钨;粗加工合金采用中颗粒碳化钨;重力切削和重型切削的合金采用中粗颗粒碳化钨做原料;矿山工具岩石硬度高冲击负荷大采用粗颗粒碳化钨;岩石冲击小冲击负荷小,采用中颗粒碳化钨做原料耐磨零件;当强调其耐磨性抗压和表面光洁度时,采用**细亚细细中颗粒碳化钨做原料;耐冲击工具采用中粗颗粒碳化钨原料为主。
由于碳化钨脆性大,易开裂和韧性低等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工业应用。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科学家Karl Schroter研究发现纯碳化钨不能适应拉拔过程中所形成的激烈的应力变化,只有把低熔属加入WC中才能在不降低硬度的条件下,使毛坯具有一定的韧性。Schroter于1923年先提出了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即将碳化钨与少量的铁族金属(铁、镍、钴)混合,然后压制成型并在**1300℃温度下于氢气中烧结来生产硬度合金的**。
公司公司秉承“保证质量,保持信誉”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科技型企业,希望能与广大新老客户一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成都核八五七新材料有限公司隶属于核工业总公司,成立于60年代初的国有大型企业,国家二级企业。2003年根据国家有关文件改制,并成立成都核八五七新材料有限公司,集技术研发、生产、贸易为一体的企业。 本公司粉末冶金部的羰基系列镍粉、铁粉、**细钴粉、铬粉、镍包铝等各类金属粉末及合金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