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员工和员工代表如何协商和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策划、实施、绩效评价和改进活动?
2)员工代表协商和参与有哪些内容?
3)是否建立了相关的程序文件?
4)是否建立妨碍参与的障碍或障碍物清单?
5)是否无偿向员工提供个人防护用品(PPE)以消除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妨碍员工参与的一个重要障碍?
建立相应获得渠道
对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每季度行政人事部和相关部门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
通过书面的资料或刊物如:报纸、杂志、出版社以及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书籍获取。
通过相关的网站获取。
通过有关部门获取。
通过机构(如工会、有关的协会、团体、部门如局、环保局、等)获取。
各也可按《信息交流管理制度》的规定向行政人事部获取。
获取、存档、备案
行政人事部将经识别后确认为适用于本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汇编成《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一览表》,同时做好存档、备案工作,以便查找和使用,并按《成文信息管理制度》对获得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控制。
评审、更新
确认为适用于本公司的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或更新后的文件在下发传达前,由行政人事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其适用性进行评审。
行政人事部对相关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新版本进行跟踪,并在相关文件更新后及时获取新的版本。
行政人事部按《成文信息管理制度》要求补充和修改《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一览表》,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传达
行政人事部及相关部门应向员工及时地传达或传递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具体按《信息交流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执行。
风险和机遇识别时机
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变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等情况下进行风险识别。
SWOT矩阵分析步骤
1环境因素分析。列举企业环境因子:要求列举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与威胁。列举要求充分、准确.
2构造矩阵。将上述环境因子进行重点和优先排序,对公司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3策略组合。将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的环境因子进行相互组合,形成SO、ST、WO、WT策略,罗列出一系列公司未来发展的可选择对策或策划出诸多行动方案.
4优选方案。对SO、ST、WO、WT策略方案进行甄别和选择,确定企业优先选择采取的具体计划与方案,并加以实施.
5管理体系调整匹配。上述方案实施过程如导致相关流程、职责、制度、目标等的变化,要及时将上述变化上升到管理体系的层面,使管理体系与应对措施保持动态匹配,积极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又充分发挥管理体系的保障力、生命力和竞争力.
环境因素的识别
1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的方面:
1.1识别的范围: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活动(过程)、服务;
1.2识别的对象:可控制的、可施加影响的;
1.3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1.4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1.5类型:水体排放、大气排放、固体废弃物、土地污染、能源和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噪声、能量释放、物理属性;
各个部门识别本部门工作范围内的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环境因素的识别步骤:
确定具体过程(如某一活动、产品或服务)。
确定该过程伴随或潜在的环境影响。
识别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行政人事部负责汇总各部门识别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评价
由行政人事部组织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按照是非判断法及打分法对各环境因素进行打分,填写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中的分数栏,并从中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
评价原则:
消耗类确定重要环境困素时考虑下列情况
a.使用频率;
b.使用量;
c.缺乏性;
d.可再生利用;
e.可节约程度;
污染类(污染物及噪声排放)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时考虑下列情况
a.影响范围;
b.影响程度;
c.发生频次;
d.排放符合性;
e.相关方关注程度
是非判断法(也叫定性评价法)
该种方法适用于难以定量判断或可直观判断的环境因素的评价,是非判断法根据制定的评价准则,进行对比、衡量并确定重要因素。当符合以下评价准则之一的,即可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a.违反国家或地方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如超标排放污染物,水、电消耗指标偏高 等);
b.国家法规或地方明令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质(如氟里昂替代、石棉和、使用淘汰的工艺、设备等);
c.属于国家规定的有毒有害废物(如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共47类,废物的排放等);
d.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可能造成严重环境影响(如化学品意外泄露、火灾、环保设备故障或人为事故的排放);
e.环保主管部门或组织的上级机构关注或要求控制的环境因素。
打分法(也叫定量评价):当用是非判断法无法确定时
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运用及管理软件。
批准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由总经理批准,制度文件由各部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工作文件经部门审核批准。所有批准发放的体系文件由行政人事部发放、备案,建立《文件总览表》。
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确认。
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有效的与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并由各部门进行确认。具体的动态管理见《合规义务管理制度》。
工程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有效的与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法律法规,并由管理者代表进行确认。具体的动态管理见《合规义务管理制度》。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文件的批准。
工程部负责生产工艺及图纸等文件的批准。
工程部负责工程方面的技术文件的批准。
工程部负责质量检验有关文件的批准,包括检验报告等。
其它部门的技术文件由各主管部门批准。
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外来公文由行政人事部(或由其专人)负责文件的批阅(重要文件呈管理者代表批阅)并确定文件的传阅范围。
董事长在评审结束前强调指出,企业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运行是有效的,但要使体系运行保持持续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尤其要进一步加强对环境安全工作的有效控制。我们贯彻ISO14001:2015环境、G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建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提高企业对顾客的质量保证能力和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度,因此要通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全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得到实施,这就要求将学习、理解、执行企业的环境、安全方针目标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作为长期任务各部门今后要始终抓好培训,加大贯标力度,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环保意识和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不断搞好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服务区域 服务广东省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其中珠三角: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粤西:湛江、茂名、阳江;粤北:韶关、清远、云浮、梅州、河源。 福建省内厦门、福州、泉州、漳州等地。 汉墨提供以下认证及培训咨询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认证与验厂(质量、食品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 ISO9001(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认证、IFS、SQF、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20000、QC080000、ISO13485、ISO22716、GMP良好操作规范认证、FSC森林COC产销链体系认证、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RS全球回收标志认证、GOTS、OCS、RCS、CE认证、BSCI社会责任验厂、SEDEX、WRAP、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安全生产标准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生产许可证SC办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3A信用评级办理、环境标志“十环”认证、绿色工厂认证、体系内审员培训等。 2、管理培训:管理自我(以客户为中心、情绪管理、执行力、个人行为特征、自我认知),管理业务(设备管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大客户管理、项目管理、精益管理),管理他人(MTP中高层管理能力提升、目标与计划管理、以经营为导向的绩效、团队管理、冲突管理、下属)等。 3、管理咨询:组织架构梳理及人才、力测评与发展服务、培训管理体系搭建、企业文化梳理与落地等。 您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