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碳胶是建筑结构加固胶粘剂中的碳纤维布胶粘剂,包括:底胶、找平胶、浸润胶。
碳纤维胶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补的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的这项技术起步很晚,但随着我国
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现有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当时设计荷载标准低造成历史问题,一些建筑由
于使用功能的改变,难以满足当前规范使用的需求,亟需进行维修、加固。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很多,如:加大截
面法、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碳纤维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继加大混凝土截面、粘钢之后的又
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可以归纳为:
施工准备
砼表面处理
涂刷碳纤维胶底胶
构件表面缺面修补
粘贴碳纤维
表面养护
找平材料配置
底层或树脂配制
浸渍碳纤维胶配制
质量要求
1. 所有进场材料,包括碳纤维材料和胶结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并具有出厂产品合格证,符合工程加固补
强设计要求。
2. 碳纤维材料在运输、储存中不得受挤压,以免碳纤维受损,也不得直接日晒和雨淋,碳纤维胶应阴凉密闭储
存。
3. 各工序的施工质量,由技术人员负责、监督,每一道工序完成后提请技术员检查、认可后,才能进行下
道工序。
4. 涂底层涂料
涂料应涂刷均匀、不得漏涂,严禁在不适合气温条件下施工,添加溶剂稀释后的涂料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温度**7℃,相对湿度RH<85%,混凝土表面含水率在8%以下,无结露现象时,必须使用碳纤维胶。
5. 构件表面缺修补
构造物表面小孔、内角必须用环氧腻子修补平整,腻子涂刮后,表面仍存在的不平糙纹,应再用砂纸磨平。
1. 混凝土表面处理
1 将混凝土构件表面的缺、破损部分清除干净。
2 对经过剔凿、清理和露筋的构件缺部分,进行修补、复原。
3 裂缝修补:缝宽小于0.2的裂缝,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涂刷密封;大于0.2的裂缝用环氧树脂灌缝。
4 打磨:将构件表面凸出部分(混凝土构件交接部位、模板的接槎等)打磨平整,修复后的构件表面尽量平顺。
5 清洗打磨过的构件表面,并使其充分干燥。
2. 缺陷部位涂刷底胶
将配好的碳纤维胶底胶,用涂刷均匀于缺陷部位的砼表面。
3. 构件表面缺面的修补
用环氧腻子对构件表面缺面的修补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要点如下:
1 腻子主剂、固化催进剂、固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2 构件表面凹陷部位用环氧腻子填平,修复至表面平整。在缺修补中使用环氧腻子时,要在气温-5℃以上,相
对湿度小于85%的条件下施工。腻子涂刮后,表面仍存在的凹凸糙纹,应再用砂纸打磨平整。
4. 涂刷底胶
将配好的碳纤维胶底胶,用滚筒均匀涂刷于需要粘结的砼表面。
5. 粘贴碳纤维
粘贴碳纤维材料之前,首先应确认粘贴表面干燥。气温在-10℃以上,相对湿度RH>85%时,如无有效措施不得施
工。为防止碳纤维受损,在碳纤维材料运输、储存、裁切和粘贴过程中。应用钢直尺与壁纸刀按规定尺寸切断碳纤维
材料,每段长度一般以不**过6m为宜。为防止材料在保管过程中损坏,材料的裁切数量应按当天的用量裁切为准。碳
纤维纵向接头必须搭接20cm以上。该部位应多涂树脂,碳纤维横向不需要搭接。其施工工艺要点如下:
1 碳纤维胶的主剂、固化催促剂和固化剂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调和量
应以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
2 粘贴时,在碳纤维和碳纤维胶之间尽量不要有空气。可用罗拉(工具)沿着纤维方向在碳纤维材料上滚压
多次,使碳纤维胶渗浸入碳纤维中。
6.养护
粘贴碳纤维材料后,需自然养护1-2小时达到初期固化,应保证固化期间不受外界干扰和碰撞。
7. 涂装
若加固补强构件需要*时, 可在碳纤维胶固化后涂刷耐火涂层。涂装应在碳纤维胶初期固化后进行,并应遵守
所用涂料的相关标准和施工规定。
符合标准G367-2006规定的碳纤维加固材料有:
1)碳纤维单向织物布复合材,200克,300克,以及碳纤维条形板
2)S玻璃布,300克--450克
3)E玻璃纤维单向织物(布)300克--450克
4)碳纤维胶,用于粘接纤维布
5)碳纤维板,分1.2和1.4厚两种。
北京中德新亚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厂家直销优质环氧树脂砂浆、压浆剂、高强灌浆料、高强聚合物砂浆、高聚物快速结构修补料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北京中德新亚建筑技术有限公司以提供高科技环保产品及解决方案予客户为宗旨,凭借与欧洲同步的**特种建材制造技术及系统,致力于中德新亚高科技特种建材及相关配套建材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