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时效之所以能够取代热时效,是由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
1、 机械性能显著提高
经过振动时效处理的构件其余应力可以被消除20%—80%左右,高拉应力区消除的比例比低应力区大。因此可以提高使用强度和疲劳寿命,降低应力腐蚀。可以防止和减少由于热处理、焊接等工艺过程造成的微观裂纹的发生。可以提高构件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构件的精度,提高机械质量。
2、 适用性强
由于设备简单易于搬动,因此可以在任何场地上进行现场处理。它不受构件大小和材料的限制,从几十公斤到几十吨的构件都可以使用振动时效技术。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构件无法使用热时效时,振动时效就具有更加突出的优越性。
3、节省时间、能源和费用
振动时效只需30分钟即可进行下道工序。而热时效至少需要一至两天以上,且需要大量的煤油、电等能源。因此,相对与热时效来说,振动时效可节省能源90%以上,可节省费用95%以上,特别是可以节省建造大型焖火窑的巨大投资。
智能打印机的维护。
AYS-T6Y系列振动时效装置选配的是SP-4004PK智能打印机,此打印机更换打印纸或更换色带时无须将打印机取下,只要将打印机的前面板扣开进行操作,属于前装纸方式,同时也是由MCS51系列中AT89S52单片机构成的控制系统。本系统采用与CENT-RONICS标准兼容的并行打印机接口,接口插座位26线镇型扁平电缆插座,便于仪器内部电缆连接;软件上采用与标准ESC控制命令兼容的打印机命令,特别增加了适于垂直安装的反向打印命令,不但支持字符的反向打印,还支持图形的反向打印。
对配件的要求
TP-4004PK智能打印机采用5V直流电源,色带寿命位10万个字符行,要求打印纸的规格位纸宽57.5±0.5MM,纸卷外径不大于40MM。
打印机的安装方式
打印机的外形尺寸为100×66×75MM。安装时将打印机直接推入前面板上的安装孔内,在后面用的螺丝固定牢固即可,设备出厂时已将打印机按好,现场换纸或色带只需将打印机的前面板打开进行更换即可,无须拆卸打印机。
打印纸的安装
关闭电源,使打印机处在无电状态;
从打印机上方向外扣开打印机的前面板;
从打印机上取下纸卷轴;将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纸卷轴的两端,并按相对方向按下,就可以将轴取出.
将新纸套在纸卷轴上,有拇指和食指将纸卷轴的两端按下,然后放入打印机内,松开两端,则打印纸将牢固的按装在打印机内(要保证放入纸后,纸是从下放被拽出,不能从上方,否则容易卡纸).
将打印纸剪成舌头状后在送入打印机的入纸口.如下
接通电源,使机处于通电状态,按下打印机右下脚的圆形按扭(电源灯上面)持续3秒,则机头开始转动,这时用手将剪好的纸头送入机头下面的入纸口处,纸会慢慢进入机头,直到从机头正前方露出为止,到一定长度时,可以用手将纸拽出一点,然后在按一下右下脚的圆形按扭则走纸结束,将打印机的前面板盖回原位置.
打印机自检
在打印机断电情况下,按下右下脚的按扭(电源灯上方),然后上电,打印机开始自检,打印出所有字符,后打印出OK,说明打印机是好的,若不能自检,说明打印机有故障。
注意事项
1.怎样判断对零件的时效效果是否达到时效要求?
按JB/T5926—2005标准(*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判定为达到振动时效工艺效果。
a. 振幅时间(a—t)曲线上升后变平;
b. 振幅时间(a—t)曲线上升后下降然后变平;
c. 振幅频率(a—n)曲线振后加速度峰值比振前升高;
d. 振幅频率(a—n)曲线振后的共振频率比振前变小;
e. 振幅频率(a—n)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带宽变窄;
f.振幅频率(a—n)曲线共振峰有裂象发生。
振动时效效果评定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技术要求和真实性效果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碳钢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钛及其合金)等材质的铸件、锻件、焊接件、模具、机械加工件的振动时效装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T5925.2 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 技术条件
术语和定义
/T5925.2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激振点 excitative position
振动时效时,激振器在工件上的夹持点。
振型 excited mode
工件共振时,当某一点位移达到值的瞬间工件各点的位移形成的线或面。
节点 mode node
时效时工件受周期变载荷的作用产生谐振,振幅小处,称为节点。节点连成的线即节线。
主振频率 main excitative frequency
在激振装置的频率范围内,引起工件谐振响应的频率中,能有效降低余应力的频率叫主振频率;其余叫附振频率。
4 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4.1 振前分析
4.1.1 根据工件结构、尺寸材质、时效要求、余应力场分布,分析判断所需有效振型,必要时分析以后工作状态、工况下工作应力大小及分布及其时效形式。
4.1.2 工件不应有超过标准规定的缩孔、夹渣、裂纹及虚焊等缺陷。
4.2 振前准备
4.2.1 在预测的有效振型的节线附近弹性支撑工件,支点应尽量小,工件的支撑应平稳、安全。
4.2.2 工件的支撑以振动阻力小且平稳为准。
4.2.3 激振器应固定装在工件刚性较大且振幅较大处。
4.2.4 拾振器应固定装在远离激振器且在振幅较大处。
4.3 试振工件
4.3.1 选择激振器偏心距,由小到大使工件在工作转速区间内产生共振。
4.3.2 全程扫频、寻找共振峰,确定主、附振频率及扫频范围,按主振频率的振型调整支撑点、激振点、拾振点及方向。
4.3.3 以主振频率激振工件,调节偏心距。调节的原则是装置不过载且工件关键部位动应力的峰值介于该部位工作应力的1/3到2/3处。
4.4.3 主振工件并打印振中时效曲线。
4.4.4 需要多阶共振时应打印每次谐振的时效曲线。
4.4.5 对工件进行振后扫频并打印振后扫频曲线。
4.4.6 有些工件可作多点激振处理,是否调整支撑点,拾振点由用户根据工艺要求决定。
4.4.7 时效时间确定:
(当a-t曲线出现5.1.2中a或b)的情况后让电动机再持续旋转3min后结束时效,一般累计振动时间不应超过40min.
4.5 振动台时效
4.5.1 对于无法直接激振及有要求的工件,应选择振动台时效。
4.5.2 按4.1.1对工件做振前分析,根据工艺要求装夹,可选用工件在振动台上悬臂、单个工件与振动台固定,多个工件之间以串、并联方式全部固定成一个整体等联结方式。
4.5.3 装卡系统应方便、快速、牢固,装卡应避开节线。
4.5.4 按振动台与工件组成的整体振型支撑、装卡、拾振。
4.5.5 进行振前扫频、时效、振后扫频并打印相关曲线数据。
4.6 悬臂时效
4.6.1 对某些弹性支撑方式频率较高工件,可选择悬臂方式降频。
4.6.2 按4.1.1对工件做振前分析。
4.6.3 将工件需重点时效的一端固定在高刚性的台子边缘,激振器、拾振器固定在另一端。
4.6.4 按4.3试振工作。
5 效果评定方法
5.1 参数曲线观测法。
5.1.1 可根据振动时效中打印的时效曲线(a-t曲线)或振后扫频出线(a-n曲线)相对振前扫频曲线的变化来监测。
5.1.2 出现下列情况时,即可判断工件已达到时效效果。
a)a-t曲线上升后变平;
b)a-t曲线上升后下降然后变平;
c)a-n曲线振后加速度峰值比振前升高;
d)a-n曲线振后的共振频率比振前变小;
e)a-n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带宽变窄;
f)a-n曲线共振峰有裂象发生。
5.2 工程尺寸稳定性检测法
可将振后工件与不时效或热时效工件进行下列项目的比较:精加工后精度、长期放置精度、加动载荷后精度、切割释放变形,结果应达到工艺要求。
5.3 余应力检测法
5.3.1 可使用X射线衍射法、盲孔法和磁测法。
5.3.2 检测点应选在工件的重点部位或有效振型的重点部位。
5.3.4 用振前余应力平均值(应力水平)、振后余应力平均值来计算消除率,焊接件的应力消除率应大于30%,铸、锻件、模具、机加工件的应力消除率应大于20%。
5.3.5 用振前各点余应力对其平均值的差值的值去比较振后的该值来衡量应力均化程度,振后的应小于振前的。
激振力调整及传感器位置调整
以上两项做完进行试振,激振器调在0档,使用全自动功能,进行扫频。显示如下
此时看加速度值和电流值,加速度值在3G—20G,电流值在5A以下,为动应力合适。
A、如加速度值在3G以下,而电流值在5A以下时,停机,增加激振器档位(不要加太多,加0.5档,再按上部试,到动应力合适)。
B、如加速度值在3G以下,而电流值在5A以上(或接近5A)时,把加速度计调整到构件振幅比较大处,使加速度值3G—20G。
C、如加速度值在20G以上,而电流值在5A以下时,把加速度计调整到构件振幅比较小处,使加速度值3G—20G。
D、如加速度值在20G以上,而电流值在5A以上(或接近5A)时,激振器在0档时,停机,调整激振器到构件刚性比较大处装卡。激振器不在0档,停机,可以调小激振器档位。
振动时效系统技术参数
转数范围:2000 R/Min-10000 R/Min;
激振力调整范围:0-50KN;
电机额定功率:1500W;
适宜处理工件重量:≤30吨
稳速精度:±1R/Min;
加速度量程:0-50.0g;
电机额定电流:12A;
电机额定电压:100V;
供电电源电压:交流220V±10%,50HZ±4%;
绝缘等级:E级;
工作条件: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25℃);
..陕西安烨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机械设备、智能自动化设备、机械零部件、电子产品及配件和振动时效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公司:服务于航空航天、船舶重工、**、机械加工、汽车制造、重型机械、科研院所、检测机构、高校、等领域。公司拥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团队、业务娴熟的技术工程师和训练有素的销售人员,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注重产品技术和质量,为客户提供较适合的产品技术方案以及较及时、周到的售前、售后服务。真诚欢迎您来电,将我司较好的服务带给各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