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事故处理
4.3.1 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建议,应先由事故单位负责处理,并把处理意见上报公司或其他职能部门。
4.3.2 对于重伤、死亡或非伤亡的重大、特大事故,管理者代表应组织、主持召开事故现场会,与会人员应包括事故单位相关人员,以及、综合部等有关方面负责人。
4.3.3 事故处理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3.4 对事故处理结果,公司以通报形式下发各部门及,达到事故预防的目的。
4.3.5 对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
4.3.5.1对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应按有关的规定给予相应的待遇,由综合部根据禁忌症的要求,对职业病患者向总经理提出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的建议,并办理有关手续。
4.3.5.2员工代表有权监督检查患职业病的职工有关待遇的落实情况,并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
纠正措施的执行和再验证
4.4.1对纠正措施中采用返工、返修时,其返工(或返修)的质量检验必须视为H点,经验证后方能通过。若对返工(或返修)过程有特殊要求增设新的质检点,则应按《设备检修的检验、试验程序》执行。
4.4.2对纠正措施中采用报废处理时,备品备件的报废手续按《设备点检维修管理办法》执行。构成固定资产的报废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4.4.3对于不合格备品备件的退库,由检修人员负责将不合格的备品备件连同“不合格处理单”一并退还物资部。由物资部负责进行标识、记录和隔离,以及再验证。
4.4.4对纠正措施中采用让步放行时,生产策划部要制订并执行相应的后续管理措施。
4.4.5纠正措施执行人应将纠正措施执行情况如实记录在“不合格处理单”上。有检修文件包控制的检修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在执行完纠正措施后,还应将“不合格处理单”的标识记录在“检修文件包清单”上。
4.4.6按“不合格处理单”的纠正措施要求完成纠正后,应进行纠正后的再验证。
4.4.7非让步放行的纠正措施,由纠正措施的制订人在纠正措施执行完毕后及时进行再验证。
4.4.8对于让步接收的“不合格处理单”,由生产策划部专业点检组长决定是否要求制定后续管理措施,确需制定后续管理措施的由生产策划部点检人员负责制订,由专业点检组长批准。
4.5 “不合格处理单”的关闭与归档
4.5.1经再验证合格的“不合格处理单”由检修作业人员负责送交生产策划部专业点检组长关闭确认。
4.5.2策划部专业点检组长应对“不合格处理单”上的记录、签字进行验证,并在“不合格处理单”
的相应栏上签字,同时在“不合格处理单登记表”上作好记录,然后将“不合格处理单”存放到相应的检修文件包或其它检修技术记录中。
与检修文件包有关的“不合格处理单”经生产策划部签字关闭后,与检修文件包一并交质检人员保管,由其负责按期归档。
生产过程中,原料、辅料、物料若发生以下变更,使用部门须提出申请,报现场品管进行确认后允许投入生产使用。
a) 原材料批次发生变更。
b) 变更后的材料性能高于变更前的材料。
c) 不影响产品性能的一些生产用辅料的变更,如包装箱的临时替代,配件盒的临时替代等。
作业方法的变更:加工工艺包括工艺参数、工艺流程、加工方法等的改变,对产品品质可能造成影响的变更。
生产过程中若有工艺变更,生产部门必须向品保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填写《变更申请单》,经品保部审核后由生产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试验(包括性能方面的试验),验证过程中的工艺必须知会现场品管进行品质方面的确认跟踪。
a) 试验过程必须有详细的试验报告,相关参与实验的人必须签字确认,对实验的结果负责;委托检测中心和品保部实验室进行性能方面的检测,要求实验室必须出具检验报告。
b) 实验结束,参与试验的相关部门均确认工艺变更后,对产品性能无任何影响的情况下,制造部门提报变更申请,经品保部门确认(包括内外检),报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变更工艺允许投入小批生产使用。报批时试料必须附带齐全。
c) 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前期试验合格的产品可直接用于生产发货。
d) 申请变更的或正在试验期间的新工艺不允许直接用于正常生产,也不允许直接用正常生产的产品进行试验。
e) 新工艺批准后,生产部门必须及时修改作业指导书并对现场员工进行操作培训指导。投入小批使用的新工艺在使用期间,品保部必须设专人跟踪,并分别做详细的跟踪记录。跟踪无异常后,报请管理者代表批准,允许投入大批量生产。
1 目的
本程序文件规定了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的内容、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实施、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评价、结果的处理、监测记录和相关附录。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公司对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管理。
3 职责
3.1公司总经理、项目经理应为本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工作提供资源保证,并为监测结果负责;组织安排对项目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及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监视、测量的日常工作。
3.2由行政人事部/负责管辖范围内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的监督检查与考核。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主管工作的环境因素、危险源监视、测量工作,并负责本部门系统的垂直测量和监测工作;
3.4项目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危险源测量和监测工作、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监视、测量工作,并负责与本公司外的监测单位联系,委托其进行自己不能进行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工作。
4 工作程序
4.1监视、测量的内容
4.1.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符合性情况。
4.1.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标准、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
4.1.3对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因素的运行控制。
4.1.4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育的情况。
4.1.5事故、事件、不符合项的处理情况。
4.1.6个体防护的管理、使用情况。
4.1.7废水、废气、噪声、废弃物排放、能耗等的控制情况。
4.1.8公司员工,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国家规定的专项健康检查;作业场所对员工造成伤害的噪声的排放;事故、职业病、事件等不良绩效。
4.1.9爆炸、火灾及火警隐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现场设施、设备安全;现场的安全管理。
4.1.10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应急准备与响应、对相关方的管理等。
4.2监视、测量应考虑的因素
4.2.1重要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情况;
4.2.2环境因素对重大危险因素、风险水平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
4.2.3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
负责组织的信息安全方针的贯彻与落实,发生安全事故时,还需要做现场的指导和统筹,具体职责如下:
学家相关保密法规制度及信息安全体系相关标准,落实各项保密及信息安全管理措施,负责改进工作
负责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工作,并对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集成业务进行监督管理。
指导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修改和付诸实施
建立检查制度,严格控制、随时掌握涉密文件和资料的去向,确保涉密文件、资料的知悉范围、确保相关内容不泄露。推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在公司的有效运作
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接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外部审核
组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司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根据文件、资料的密级和保密工作部门的要求及工作实际需要,确定公司知悉涉密文件、资料的人员,并组织和确保公司涉密人员经过相应保密知识的培训,并签订保密协议书
定期向信息安全小组/保密工作小组报告信息安全管理及履行保密责任的情况,接受其监督和管理。
就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关事宜负责与外部取得联系
负责确定、变更、解除公司产生的涉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