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ABS注塑工艺料筒温度 喂料区 50~70℃(70℃);区1 230~250℃(250℃);区2 250~260℃(260℃);区3 250~270℃(265℃);区4 250~270℃(265℃);区5 250~270℃(265℃);喷嘴 250~270℃(270℃),括号内的温度建议作为基本设定值,行程利用率为35%和65%,模件流长与壁厚之比为50:1到100:1;熔料温度 260~270℃;料筒恒温 200℃;模具温度 70~90℃;注射压力 80~150MPa(800~1500bar)保压压力 注射压力的40%~50%以避免制品发生缩壁;为了使制品的内应力小化,保压压力应该尽可能设置低背压 只要5~10MPa(50~100bar),避免产生摩擦热注射速度 中等注射速度,将摩擦热降至小;多级注射;对有些制品建议采用从慢到快螺杆转速 大螺杆转速折合线速度为4.0m/s计量行程 (1.0~3.0)D,因为熔料对过热和在料筒内残留时间过长很敏感;残留时间不应**过6min,在热流道中的滞留时间也应尽可能小 残料量 2~5mm,取决于计量行程和螺杆直径预烘干 在80℃温度下烘干4h回收率 可加入20%的回料,只要料没有发生热降解并进行过适当的预烘干;如为强度要求不高的制品则较好收缩率 几乎各向同性,0.5%~0.7%;对玻璃纤维增强型,0.2%~0.4%浇口系统 任何一种普通形浇口都可使用;浇口处有热流道,温度必须闭环控制机器停工时段 关闭加热,像操作挤出机一样操作机器清洗料筒料筒设备 标准螺杆直径为50mm;对大直径螺杆,采用低压缩和短计量段几何尺寸;止逆环,直通喷嘴如何提高PC/ABS电镀性能电镀PC/ABS制件以其靓丽的金属外观效果,在汽车、家电及IT行业被广泛使用。材料配方设计和电镀工艺通常是人们认为影响PC/ABS电镀性能的主要因素,然而很少有人关注注塑加工工艺对电镀性能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注塑加工工艺对PC/ABS电镀性能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读者有一些参考作用。注塑温度:在保证材料不会裂解的情况下,较高的注塑温度可以得到较好的电镀性能。在较低的注塑温度下,PC/ABS材料的流动性差,注塑出的产品有较大的内应力,在粗化过程中应力释放,导致产品表面的刻蚀不均匀,进而导致电镀产品外观不良,以及电镀结合力差的状况产生。而较高的注塑温度,可以降低产品的注塑残留内应力,从而提高材料的电镀性能。相关研究表明,相较于注塑温度为230℃的产品,温度提高到260℃-270℃时,镀层结合力提高约50%,同时表面外观不良率也大大降低。然而,注塑温度也不能过高,如果**过了材料的裂解温度,将会导致注塑产品表面的外观不良,进而影响其电镀性能。注塑速度和压力:较低的注塑压力和适当的注塑速度有利于提高PC/ABS的电镀性能.注塑压力过大,将导致产品内部分子的过分挤压,产生较高的产品内应力,进而导致产品粗化不均及电镀结合力较差;适当提高注塑速度,可以使浇口位置的剪切加大,导致流体温度的提高,进而会提高整个材料的流动性,有利于产品的充填,降低产品的内应力;但剪切太大会导致材料的裂解,产生气痕,起皮,毛边等问题。 保压压力及保压切换点:过高的保压压力和较晚的保压切换位置,容易导致产品的过度填充和浇口位置的应力集中及产品内部较高的残留应力。因此要结合实际产品充填状态来设定保压压力和保压切换点。模具温度:高模温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镀性能。在低模温状态下,材料流动性差,产品在充填过程中由于分子之间的挤压及拉伸,导致产品在冷却下来后材料的分子链取向严重,产品成型内应力较大,电镀性能差;反之在高模温状态下,材料流动性好,有利于充填,分子链处于自然卷曲状态,产品内应力小,电镀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实际的模具温度设定需要结合模具水路,加热方式以及成型周期的要求来设定,在不影响其它性能的前提下,模具温度尽量提高;控制模具温度的同时,也要维持模具温度的均匀分布,不均匀的模具温度分布,会导致不均一的收缩内应力进而影响电镀性能。螺杆转速:较低的螺杆转速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镀性能.螺杆转速之设定是控制塑料之计量时间,亦即塑料进入料管接受螺杆混练,输送至喷嘴之时间。螺杆转速亦同时影响塑化的均匀性,太快的螺杆转速会使螺杆内材料剪切加重,熔体温度急剧升高,而且螺杆之转速愈快,塑料的混练效果愈差,形成熔胶温度差异加大,使得充填流动及冷却亦造成差异,这是产品内应力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一般来说,在保证材料熔融的前提下,螺杆转速设定在使计量时间稍短于冷却时间即可。注塑工艺中注塑温度、注塑速度和压力、模具温度、保压、螺杆转速等均会对PC/ABS的电镀性能产生影响。而直接的不良影响就是过高的产品内应力,内应力过大会影响到电镀粗化阶段的刻蚀的均匀性,进而影响到终产品的电镀结合力。总之,要结合产品结构、模具状态及成型机台的状态,通过设定合适的注塑工艺,设法降低材料的内应力,可明显提高PC/ABS材料的电镀性能。PC/ABS作为世界上销售量大的商业化聚合物合金,近几年都以10%左右的需求速度增长。PC/ABS较之PC提高了流动性,改善了加工性能,减少了制品对应力的敏感性,因而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外饰,车灯等高强度,高耐热零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行业ELV等环保可回收法规的相继,原材料厂商也不断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作为工程塑料行业的者适时的推出了新一代PC/ABS合金系列材料,它主要包括了耐水解稳定性的PC/ABS,用于免喷涂内饰的**低光泽PC/ABS,耐化学品优异不易被油漆等侵蚀的耐化学溶剂PC/ABS等系列产品。乳液接枝掺合法是在ABS树脂的传统方法--乳液接枝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SAN共聚工艺不同又可分为乳液接枝乳液SAN掺合、乳液接枝悬浮SAN掺合、乳液接枝本体SAN掺合三种,其中后两者在目前工业装置上应用较多。这三种乳液接枝掺合工艺都包括下面几个中间步骤:乳胶的制备、接枝聚合物的合成,SAN共聚物的合成,掺混和后处理。⑴胶乳的合成:胶乳的合成是ABS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单元,一般采用乳液聚合工艺生产。此生产技术目前比较成熟,控制胶乳中总的固含量(一般总的固含量越高生产成本越低),控制橡胶粒子的大小,在0.05-0.6μm,好在0.1-0.4μm范围内,粒径呈双峰分布,这样可使ABS树脂产品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和韧性。近年来,汽车业、通讯业迅猛发展,相关产品的轻量化、以塑代钢的发展趋势也在加快,PC/ABS合金料在这些行业的应用也迎来了新的锲机。我们都知道,ABS(聚精)、PC(聚碳酸酯)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塑料,ABS的性能介于工程塑料和通用塑料之间,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能和加工性能,价格也比较便宜,但其耐热性、耐候性、力学性能不够理想;PC具有耐高温、冲击韧性高、尺寸稳定等特点,但其加工成型困难,特别是大型制品容易产生应力开裂,耐化学药品性差,而且价格较高;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Borg Warner Chemicals公司开发出一款PC/ABS合金,以PC和ABS为主要原料的PC/ABS合金便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合金,之后相继开发出很多PC/ABS合金产品,如阻燃PC/ABS、玻璃纤维增强PC/ABS等品类。PC/ABS是一种通过混炼后合成的改性工程塑料。其中,PC就是聚碳酸脂,ABS就是共聚物。这种改性塑料比单纯的PC和ABS性能较好,例如:抗冲击性提高,耐热性提高,硬度提高等等。ABS塑料特点:1、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 .PC/ABS2、与372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喷漆处理. 3、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4、流动性比HIPS差一点,比PMMA、PC等好,柔韧性好。5、机械性能的**平衡. 6、低温时也具备高冲击强度7、室内紫外线稳定性8、较高的热变形温度(80~125℃). 9、耐燃性(UL945VB)0、色彩范围广泛. 11、 易于注塑和挤塑,吹塑加工. 12、良好的电镀性 13、一般密度在1.05-1.20间.
锦玖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广东东莞市樟木头塑胶物流中心城,是销售各种塑胶原料的综合性公司代理经营各国各种原料包括: 通用塑胶原料:ABS、PMMA、SAN(AS)、GPPS、HIPS、PP、PE等。 工程塑胶原料:PC、PC/ABS、POM、PA6、PA66、PA46、PA6/66、PBT、PET、ASA、AES、PC+PBT、食品级PC、食品级PA、食品级POM、级PBT等。 特种工程塑胶原料:PPS、LCP、PEI、、 PPA、等 改性工程塑料包括:加玻纤、碳纤、滑石粉、矿物、矿纤、阻燃改性;增韧耐寒、抗紫外线、抗静电、导电等改性工程塑胶原料,可提供原料物性表.***报告,UL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