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输电线路防雷工程采用降阻剂进行降阻时往往面临盲目施工、降阻效率低,降阻长效性差等技术瓶颈。采用CDEGS仿真计算软件建立"一"字型与方框射线型接地网模型,分别针对降阻剂的使用量、材料参数、敷设位置等因素对其降阻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计算。通过仿真计算说明不同接地网面积与土壤条件对降阻剂降阻效率的影响,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对实际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采用降阻剂降阻提出相应的施工建议。 为加强地铁综合接地系统的施工质量,基于深圳地铁11号线车红区间混合所综合接地的施工管理中,从材料控制、施工工艺、人员技能、机械使用、施工环境及验收程序等方面,针对现场可能存在的质量控制薄弱环节进行研究和管控,从各环节强化过程管理,使产品质量控制得到较好的效果,得到相关方的高度评价。就项目的管理现状和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给在施工*的**提供借鉴。改进的必要性近年来全国多次发生由于接地网的缺陷使事故扩大、甚至发生烧坏主变、发电机的恶性事故。我省浑江电厂66kV 变电所也发生过由于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焊接不良,引起高压窜入室内、烧坏配电盘的事故。为了接受教训,根据1987年水电部高压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局所属变电所的接地网进行了检查,暴露出很多问题,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要想使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从前是采用在接地体钢材四周填满食盐和木炭来降低电阻。但食盐易随雨水流失而且还有腐蚀作用,其有效时间也仅有1~2年。近几年来又采用一些高分子化合物的降阻剂(丙烯类树脂等),降阻效果虽然好,但价格贵,也有一定腐蚀作用,对环境还有一些污染,故也不宜继续使用。目前已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的降阻剂叫“膨润土长效降阻剂”,它是由无机材料构成、具有无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较好地**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对防雷减灾的要求越来越高。降阻剂是一种常用防雷产品,在防雷减灾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电阻率、增大接地体的有效截面、消除接触电阻、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但降阻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对接地体的腐蚀、稳定性较差、产生地下水污染等问题。所以在使用降阻剂时,应充分考虑其电阻率、腐蚀性、稳定性、长效性、对环境无污染等因素,将其功效发挥到。 当接地装置处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时,利用常规的接地方式很难达到规程要求的接地电阻值。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采取置换土壤或在接地体周围埋入木炭、食盐等电解质,既耗材又费时。当前国内已研制出了多种降阻剂产品,经使用后效果还比较理想。以下就价格低廉、施工简便、无毒、无污染、无腐蚀的膨润土降阻剂的应用情况作一简现代的建筑物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防直击雷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但是在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下,建筑物内部的微电子元件、电子设备、计算机设备越来越多,它们对雷电的耐受能力十分脆弱,导致雷击后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通过对防雷接地系统中等电位连接、接地体、降阻三个方面的介绍、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DADMAC)为聚合单体,自制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P-DMC)为分散剂,水溶性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为引发剂,以乙醇-水体系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乳液降阻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共聚物合成的较佳条件:单体配比n(AM)∶n(DADMAC)=6∶1,单体加量占聚合体系总质量的40%(w),分散剂加量对单体总质量占比为8%(w),分散介质m(乙醇)∶m(水)=50%,引发剂加量对单体总质量占比为0.2%(w),聚合温度60℃,反应时长8 h。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稳定性良好,分子量达1.26×10~6,在矿化度为30 000 mg/L的模拟水中黏度保持率达78.6%,质量分数0.2%的聚合物溶液降阻率可达66.4%,可在10 min内完全溶解,在页岩气井压裂开采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