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来临之际,中国北方每城市都要进行供暖季前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在寒冷的冬日里为广大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日前,厂房检测中心接到来自吉林某的锅炉房烟囱质量检测的咨询,经过多方接触和沟通,双方很快签订了检测鉴定合同。陕西分公司在接到检测任务后迅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组织策划。从往返的交通安排、当地的资源寻找,到检测方案的细化、检测仪器设备的准备等。
在与客户就检测的具体时间和相关配合工作确定好后,一切准备就绪,检测们踏上了从西安到吉林的航班。经过近的长途奔袭,于下午5点左右到达检测地点,在委托方对接人的带领下,对现场进行了详细查看和初步的了解,并及时对我们的检测实施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现场查看的实际情况,采用通长的蜘蛛人进行高空检测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为安全起见决定采用无人机进行烟囱上部高空检测。
第二天早,检测们就带着仪器设备来到检测地点,首先采用砂浆贯入仪对烟囱筒体的砌筑砂浆进行贯入度检测,检测砂浆强度;然后在筒体上取砖样,进行砖抗压强度检测;之后采用全站仪,卷尺等对烟囱整体的直径、高度、倾斜变形等进行测量;后采用无人机和相机等设备对烟囱内外部及**部的整体质量损伤情况进行检测和拍照,记录烟囱从上到下每一处的开裂、脱落、缺陷等损伤。
经过近两天的忙碌,陕西分公司顺利完成了吉林某的烟囱质量检测任务,为即将到来的供暖季提供了坚实的技术**。
为什么要做烟囱检测-烟囱可靠性鉴定检测
烟囱可靠性鉴定检测范围包括地基基础、筒壁及支撑结构、隔热层和内衬、附属设施,也相应的对烟囱检测进行可靠性等级评定。其中地基基础、筒壁及支撑结构、隔热层和内衬为主要结构系统应进行可靠性等级评定, 附属设施可根据实际状况评定。
地基基础的安全性等级及使用性等级应按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中有关规定进行,其可靠性等级可按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中的较低等级确定。烟囱筒壁及支撑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应按承载能力项目的评定等级确定;使用性等级应按损伤、 裂缝和倾斜三个项目的等级确定;可靠性等级可按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中的较低等级确定。
烟囱检测依据及判定标准如下: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工程测量规范》(G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4)《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17);
(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
(6)《烟囱设计规范》(G051-2013);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007-2011);
(8)《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144-2008);
(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10)委托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某电厂1、2#机组烟囱高200米,为一座单筒钢筋混凝土烟囱,**部烟气出口内直径为7.0米,1978年底设计,1979年开工建设,采用滑模施工,1982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1989年~1990年间曾对该烟囱进行过普查,未发现明显缺陷。1995年,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烟囱筒身存在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酥松现象,同年对裂缝进行了修补。2003年~2005年间电厂实施烟气脱硫改造项目,采用湿法脱硫,设烟气加热器GGH,2006年11月~2008年11月两炉相继投入使用。
增加脱硫装置后,可以脱去烟气中95%的SO2,但烟气中SO3脱除效率较低,脱硫后由于烟气温度降低,烟囱内较易产生结露现象,对烟囱本体具有较大的腐蚀性。该烟囱虽设有GGH,但情况仍不容乐观。进行烟气脱硫改造项目时,未对烟囱内部进行防腐改造,也没有采取任何防腐措施。原有防腐系统是否能适应脱硫后的烟气环境,在经过近两年的使用后以及未来服役期内,烟囱结构的腐蚀损伤情况均未知。
此外,对于烟囱本身来说,该烟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使用,按照当时的国情和设计规范的实际情况,地震烈度依6度设计,而目前上海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烟囱的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用的是筒壁单侧配筋与300号混凝土(**现行规范要求),该烟囱已经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其安全性和耐久性的现状情况未知。
现甲方拟对这两台发电机组进行综合改造,期望能延长到寿命20~30年,对烟囱,则要判断其现有状态及在新的脱硫脱硝条件下的长期安全性。所以必须搞清烟囱使用的现有损伤状况及实际承载力状态,对烟囱现有状态下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进行全面评价。同时综合考虑防腐改造增加的荷载情况。根据相关标准给出处理意见及处理方案,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加固、防腐或改造处理,确保烟囱结构的长期可持续安全正常使用。
烟囱检测现场检查结果
1)原始资料调查
原始资料调查包括:原设计图纸及地质勘查报告,历次维造情况等。本工程原基础及上部烟筒结构图纸基本齐全,本次烟囱检测鉴定主要依据该设计图纸。该烟囱1978年底设计,1979年开工建设,采用滑模施工,1982年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1989年~1990年间曾对该烟囱进行过普查,未发现明显缺陷。1995年,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烟囱筒身存在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酥松现象,同年对裂缝进行了修补。2003年~2005年间电厂实施烟气脱硫改造项目,采用湿法脱硫,设GGH,2006年11月~2008年11月两炉相继投入使用。
2)烟囱运行条件:
a)2台机组共用,两侧钢烟道,设有隔烟墙;
b)未脱硫烟气温度160℃,脱硫改造后设GGH,正常情况下约80~100℃;
3)地基基础检查:
烟囱基础采用钢管桩基础,底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圆形承台共同承担筒壁和平台柱。承台直径32m,共设有149根桩。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300#,底部有100厚素混凝土垫层。
对烟囱的地基基础的检查中,未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上部结构明显的倾斜、变形、裂缝等缺陷,建筑地基和基础无静载缺陷,地基基础基本完好。现场对烟囱周围地基土进行取样分析,地基土的PH值为7.4,酸碱度基本为中性,对混凝土基本无影响。
通际质量检测(上海)有限公司是业内成员之一的检测、鉴定、认证机构,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程测量勘察,房屋质量检测,工程监理,工程咨询,隔震减震,地震安全性评价,建筑能源审计,能效测评,在工程技术服务领域享有较高度。 通际检测在多年的技术服务实践中,形成了以房屋检测、工程检测和绿建认证为代表的“房屋检测鉴定”产业,以基坑监测、健康监测、变形监测为代表的“结构健康监测”产业,以加固设计、加固改造、纠偏平移为代表的“加固设计施工”产业,和以灌浆料、轨道胶泥、加固料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销”产业等**产业板块。集房屋检测鉴定、结构健康监测、加固设计施工、新型建材产销于一体,专注科研、检测和技术服务的工程技术服务商,产业互为促进,互为支撑,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的便捷服务。 通际检测拥有以博士、硕士**的检测技术团队。公司下设房屋质量检测站、桥梁检测研究所、新型建筑材料长、结构健康监测研究所、特种加固事业部和一个建筑设计院。多产业的协同,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