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开发范围
1.《中华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年来颁布的新职业中的技能类职业(工种)、专项职业能力或技能单元等;
2.规模以上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服务需要,面向本企业员工开展的技能培训项目;
3.纳入我市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且未有国家和省课程标准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4.本市已开展培训、具有完善培训规范及考核规范的,且符合上述要求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省培训课程标委会已公布的课程标准,且我市适用的,原则上不重复开发,符合我市现代产业发展特殊需要的除外。
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分类有哪些?
职业分类,是指按一定的规则、标准及方法,按照职业的性质和特点,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统一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职业分类问题的研究,这不仅是形成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及产业政策研究的前提,同时也是对劳动者及其劳动进行分类管理、分级管理及系统管理的需要。
报名方式:
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通过线上填写报名表、上传、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等相关资料进行预报名。具体可以在线联系我们。
无论以何种依据来划分职业都带有组群特点。如科学研究人员中包含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等,再如咨询服务事业包括科技咨询工作者、心理咨询工作者、职业咨询工作者等。
参照国际标准和方法,1986年,我国国家和国家标准局颁布了中华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86),并启动了编制国家统一职业分类标准的宏大工程。这次颁布的《职业分类与代码》将全国职业分为8个大类、63个中类、303个小类。1992年,原国家劳动部会同各行业部委组织编制了《中华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这个目录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按照生产劳动的性质和工艺技术的特点,将当时我国近万个工种归并为分属46个大类的4700多个工种,初步建立起行业齐全、层次分明、内容比较完整、结构比较合理的工种分类体系,为进一步做好职业分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主要经营质量认证与技术咨询服务、仪器设备配套技术咨询服务、化验员职业技能培训、微检员职业技能培训;测量技术咨询服务、检测代理咨询服务、仪器仪表设备销售维修、量具设备销售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