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换测速板?
测速板在电机上方的前端,外面用圆形的盖子(类似草帽的形状)保护,将圆形盖子两端的螺丝拧下并打开,然后将紧固测速板的两端螺丝拧下并将与主机连接的三芯插头拔下;按上述方法换上一个新的测速板并固定好同时将插头插紧。
3 4
12.打印机不打 a.打印机内打印纸是否用完。
c.打印机的指示灯若不亮,按打印机面板上的SFL键使灯亮。
d.检查打印机与微机板的连接插头是否松动。 5
e.按说明书对打印机进行自检,看打印机是否损坏。
13.开机后电机不转怎么办?
a.五芯电缆线是否接好。
b.五芯电缆线的1、2号连线是否断开。
c.电机碳刷是否接触良好。
d.电机碳刷与电机插座连线是否断开。
e.以上排除后,将机箱内的各连线检查按紧。
14.电机碳刷火花大怎么办?
a.是否是在振动处理时电流过大,若是,请将振动频率降低或停机后将偏心调小。
b.碳刷磨损严重,更换新碳刷。
15.偏心轮的偏心距调不动怎么办?
若长时间没有调整过偏心轮,由于生锈,偏心轮可能难以转动,这时可以从激振器底部取下偏心轮外环紧固螺丝,从螺孔处加一点机油,再装上螺丝。然后按调整偏心量方法,顺时针转动芯轴,使其灵活即可(芯轴箭头所指方向即为偏心量)。
一、前言
上海重型机械厂有限公司是国内在机床基础件上应用振动时效工艺早也是开展的厂家,每年都有大批量的床身铸件与组合机床焊接结构件进行振动时效处理、振动时效工艺的开展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效费用,为企业创造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机械加工设备的需求量不断扩大,随着企业产品市场占有量的增加,现有的热时效炉窑不能完全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这样就要有大量的基础件要由振动时效来替代热时效工艺。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国内同行业厂家的振动时效工艺应用情况,如齐齐哈尔机床厂、河南安阳机床厂等厂家都在CW6163×3000及大型卧式车床铸造床身上成功的应用了振动时效工艺,针对目前上海重型机械厂有限公司大型床身还采用热时效工艺的情况,在生产周期、能源消耗等方面已不适应目前的生产实际,为了探索振动时效工艺在大型铸件应用的可行性,经上海重型机械厂有限公司技术部与上海交通大学协商,对二种CW6163×4000、CW6163×5000床身的振动时效前后和热时效前后进行残余应力检测,依据检测结果以决定扩大振动时效应用领域的可行性。
二、检测
根据厂方提出的要求,我们对一台CW6163×5000床身做了热时效后的残余应力检测,未做任何处理的CW6163×4000床身一件进行振动时效前及振动时效后的残余应力检测,从这些测试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振动时效效果及热时效后的应力水平,对两种工艺效果进行评价,但由于两种工序没有相同的工件进行直接对比,故热时效前的应力状况数据只能用振动时效处理件振动处理以前的测定值来做为参考,但考虑到以同等材料、同期工件的应力水平来对比,应该肯定是可以的。
三、检测方法及测点的布置
(一)检测方法
采用目前国内经常采用的盲孔法来测试,应变仪及平衡箱由上海华东电子仪器厂生产,质量可靠,数值准确。
(二)贴片位置
按照机械部振动时效工艺标准JB/T5926-98要求,我们选择五点进行贴片检测,具体位置如图。
CW6163C-01-011/5000床体(上面)测点图
CW6163C-01-011/4000床体(底面)测点图
四、检测结果
测点号 σ1 σ2
毛坯 振动时效 热时效 毛坯 振动时效 热时效
1 47.21 27.72 60.80 8.17 21.01 56.60
2 51.25 1.03 57.89 40.13 8.38 40.68
3 121.42 56.15 93.82 128.34 73.99 83.95
4 161.68 68.45 79.56 140.69 50.61 21.23
5 135.93 86.97 73.73 128.79 123.48 100.17
应力水平 103.50 48.07 73.16 89.23 55.49 60.53
消除率 -53.56 -29.31 -37.81 -32.16 (1)振动时效使残余应力平均降低了-53.56%。
(2)热时效使残余应力平均降低了-29.31%。
五、结论
从检测数据看,符合JB/T5926-2005标准中要求的降低铸件残余应力应在30%以上的要求,所以振动时效工艺可以在大型床身上采用,替代热时效工艺。
六、建议
(一)振动时效工艺在大型铸件上应用效益十分可观,建议对大型铸件应用振动时效工艺时,对工艺进行优化,制定符合实际的振动时效工艺。
(二)热时效件保温后出窑时在200℃—150℃时为宜,防止产生二次应力。
CW6263C-01-011/3000
床身(铸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
一、床身固有频率:3612转/分左右
振动时效设备型号:VSRDS-08型(上海乐展电器有限公司生产);
振动时效设备转数:1000~8000转/分。
二、振动时效激振参数:
1.激振点:(见照片1),采用三点支撑;
2.激振器偏心档位:7档;
3.拾振点:床身端头;
4.自动处理:转数预置3800转/分;
5.手动处理:手动调节转数至3564转/分;
6.初加速度显示:10g左右;
7.处理时间:均为25分钟。
ICS25.120.30
J61
备案号:15680-2005
*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振动时效效果评定方法
JB/T5926-2005
代替JB/T 5926-2005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技术要求和真实性效果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碳钢结构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铸铁。有色金属(铜、铝、钛及其合金)等材质的铸件、锻件、焊接件、模具、机械加工件的振动时效装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B/T5925.2 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 技术条件
术语和定义
JB/T5925.2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激振点 excitative position
振动时效时,激振器在工件上的夹持点。
振型 excited mode
工件共振时,当某一点位移达到值的瞬间工件各点的位移形成的线或面。
节点 mode node
时效时工件受周期变载荷的作用产生谐振,振幅小处,称为节点。节点连成的线即节线。
主振频率 main excitative frequency
在激振装置的频率范围内,引起工件谐振响应的频率中,能有效降低残余应力的频率叫主振频率;其余叫附振频率。
4 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
4.1 振前分析
4.1.1 根据工件结构、尺寸材质、时效要求、残余应力场分布,分析判断所需有效振型,必要时分析以后工作状态、工况下工作应力大小及分布及其时效形式。
4.1.2 工件不应有超过标准规定的缩孔、夹渣、裂纹及虚焊等缺陷。
4.2 振前准备
4.2.1 在预测的有效振型的节线附近弹性支撑工件,支点应尽量小,工件的支撑应平稳、安全。
4.2.2 特殊工件的支撑以振动阻力小且平稳为准。
4.2.3 激振器应固定装在工件刚性较大且振幅较大处。
4.2.4 拾振器应固定装在远离激振器且在振幅较大处。
4.3 试振工件
4.3.1 选择激振器偏心距,由小到大使工件在工作转速区间内产生共振。
4.3.2 全程扫频、寻找共振峰,确定主、附振频率及扫频范围,按主振频率的振型调整支撑点、激振点、拾振点及方向。
4.3.3 以主振频率激振工件,调节偏心距。调节的原则是装置不过载且工件关键部位动应力的峰值介于该部位工作应力的1/3到2/3处。
4.4.3 主振工件并打印振中时效曲线。
4.4.4 需要多阶共振时应打印每次谐振的时效曲线。
4.4.5 对工件进行振后扫频并打印振后扫频曲线。
4.4.6 有些工件可作多点激振处理,是否调整支撑点,拾振点由用户根据工艺要求决定。
4.4.7 时效时间确定:
(当a-t曲线出现5.1.2中a或b)的情况后让电动机再持续旋转3min后结束时效,一般累计振动时间不应超过40min.
4.5 振动台时效
4.5.1 对于无法直接激振及有特殊要求的工件,应选择振动台时效。
4.5.2 按4.1.1对工件做振前分析,根据工艺要求装夹,可选用工件在振动台上悬臂、单个工件与振动台固定,多个工件之间以串、并联方式全部固定成一个整体等联结方式。
4.5.3 装卡系统应方便、快速、牢固,装卡应避开节线。
4.5.4 按振动台与工件组成的整体振型支撑、装卡、拾振。
4.5.5 进行振前扫频、时效、振后扫频并打印相关曲线数据。
4.6 悬臂时效
4.6.1 对某些弹性支撑方式频率较高工件,可选择悬臂方式降频。
4.6.2 按4.1.1对工件做振前分析。
4.6.3 将工件需重点时效的一端固定在高刚性的台子边缘,激振器、拾振器固定在另一端。
4.6.4 按4.3试振工作。
5 效果评定方法
5.1 参数曲线观测法。
5.1.1 可根据振动时效中打印的时效曲线(a-t曲线)或振后扫频出线(a-n曲线)相对振前扫频曲线的变化来监测。
5.1.2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判断工件已达到时效效果。
a)a-t曲线上升后变平;
b)a-t曲线上升后下降然后变平;
c)a-n曲线振后加速度峰值比振前升高;
d)a-n曲线振后的共振频率比振前变小;
e)a-n曲线振后的比振前的带宽变窄;
f)a-n曲线共振峰有裂变现象发生。
5.2 工程尺寸稳定性检测法
可将振后工件与不时效或热时效工件进行下列项目的比较:精加工后精度、长期放置精度、加动载荷后精度、切割释放变形,结果应达到工艺要求。
5.3 残余应力检测法
5.3.1 可使用X射线衍射法、盲孔法和磁测法。
5.3.2 检测点应选在工件的重点部位或有效振型的重点部位。
5.3.4 用振前残余应力平均值(应力水平)、振后残余应力平均值来计算消除率,焊接件的应力消除率应大于30%,铸、锻件、模具、机加工件的应力消除率应大于20%。
5.3.5 用振前各点残余应力对其平均值的差值的值去比较振后的该值来衡量应力均化程度,振后的应小于振前的。
序号 测试状态 应变值 σ1 MPa σ2 MPa θ
ε1 ε2 ε3
1 振动时效处理前 -00085.70 -00037.41 -00028.23 +00138.07 +00089.80 +00017.12
振动时效处理后 -00036.22 -00037.41 -00020.81 +00065.20 +00048.86 -00024.55
2 振动时效处理前 -00076.86 -00076.30 +00013.44 +00107.48 +00019.36 -00022.32
振动时效处理后 -00023.22 -00015.69 -00006.72 +00078.88 +00040.99 +00015.78
3 振动时效处理前 -00028.06 -00028.41 -00033.59 +00064.21 +00059.10 -00020.60
振动时效处理后 -00001.47 -00017.20 -00004.70 +00016.04 -00003.70 +00041.73
4 振动时效处理前 -00048.75 -00037.41 -00051.75 +00109.48 +00091.52 -00041.67
振动时效处理后 -00028.81 +00003.00 -00016.78 +00063.99 +00027.20 +00038.44
5 振动时效处理前 -00075.38 -00005.98 +00048.38 +00070.28 -00016.28 +00003.64
振动时效处理后 -00022.91 -00019.45 -00005.38 +00035.40 +00021.16 -00015.61
振动时效工艺特点
振动时效之所以能够取代热时效,是由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
1、 机械性能显着提高
经过振动时效处理的构件其残余应力可以被消除20%—80%左右,高拉应力区消除的比例比低应力区大。因此可以提高使用强度和疲劳寿命,降低应力腐蚀。可以防止和减少由于热处理、焊接等工艺过程造成的微观裂纹的发生。可以提高构件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构件的精度,提高机械质量,振动时效去应力效果显着提高。
2、 适用性强
由于设备简单易于搬动,因此可以在任何场地上进行现场处理。它不受构件大小和材料的限制,从几十公斤到几十吨的构件都可以使用振动时效技术。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构件无法使用热时效时,振动时效就具有更加突出的优越性。
3、节省时间、能源和费用
振动时效只需30分钟即可进行下道工序。而热时效至少需要一至两天以上,且需要大量的煤油、电等能源。因此,相对与热时效来说,振动时效可节省能源90%以上,可节省费用95%以上,特别是可以节省建造大型焖火窑的巨大投资。
..陕西安烨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机械设备、智能自动化设备、机械零部件、电子产品及配件和振动时效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公司:服务于航空航天、船舶重工、**、机械加工、汽车制造、重型机械、科研院所、检测机构、高校、等领域。公司拥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团队、业务娴熟的技术工程师和训练有素的销售人员,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注重产品技术和质量,为客户提供较适合的产品技术方案以及较及时、周到的售前、售后服务。真诚欢迎您来电,将我司较好的服务带给各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