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锡珠现象是表面贴装过程中的主要缺陷之一,它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烦人的问题,要完全消除它,是非常困难的。 一般来说,焊锡珠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焊膏的印刷厚度、焊膏的组成及氧化度、模板的制作及开口、焊膏是否吸收了水分、元件贴装压力、元器件及焊盘的可焊性、再流焊温度的设置、外界环境的影响都可能是焊锡珠产生的原因。
焊膏的选用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焊膏中金属的含量、焊膏的氧化度,焊膏中合金焊料粉的粒度及焊膏印刷到印制板上的厚度都能影响焊珠的产生。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改善:
1、焊膏的金属含量。焊膏中金属含量其质量比约为89%~91.5%,当金属含量增加时,焊膏的黏度增加,就能有效地抵抗预热过程中汽化产生的力。另外,金属含量的增加,使金属粉末排列紧密,使其在熔化时较容易结合而不被吹散。此外,金属含量,的增加也可能减小焊膏印刷后的″塌落″,因此,不易产生焊锡珠。
2、焊膏的金属氧化度。在焊膏中,金属氧化度越高在焊接时金属粉末结合阻力越大,焊膏与焊盘及元件之间就越不浸润,从而导致可焊性降低。
3、焊膏中金属粉末的粒度。焊膏中粉末的粒度越小,焊膏的总体表面积就越大,从而导致较细粉末的氧化度较高,因而焊锡珠现象加剧。我们的实验表明:选用较细颗粒度的焊膏时,较容易产生焊锡珠。
4、焊膏在印制板上的印刷厚度。焊膏印刷后的厚度是漏板印刷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在0.12mm-0.20mm之间。焊膏过厚会造成焊膏的″塌落″,促进焊锡珠的产生。
焊锡膏的保存要求:
1、储存温度:焊膏的保存应该以密封形态存放在恒温、恒湿的冷柜内,保存温度为0℃~10℃,如温度过高,焊膏中的合金粉未和焊剂起化学反应后,使粘度、活性降低影响其性能;如温度过低,焊剂中的树脂会产生结晶现象,使焊膏形态变坏。在保管过程中,较重要的一点是应注意保持“恒温”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使锡膏不断地从各种环境下反复出现不同的温度变化,同样会使焊锡膏中焊剂性能产生变化,从而影响焊锡膏的焊接品质。
2、锡膏使用期限为6个月(未开封)。
3、不可放置于阳光照射处。
焊锡合金的品质(纯度)对于成功的焊接是关键的,在一个合金中的过高杂质将负面地影响焊接点的形成,终影响焊接点的品质和可靠性。有关焊接合金的关键词汇与定义如下:
1、合金:由两种或以上的化学元素组成,其中至少一种是金属元素,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基底金属:将被焊锡湿润的金属表面。基底金属表面在焊接期间没有必要熔化。
3、共晶:从固态到液态变化不经过塑性阶段的一种合金。它也是对任何给定合金的熔化温度。例如,共晶锡铅焊锡合金具有单一的熔点温度183°C(361°F)。
4、助焊剂:一种化学活性化合物,通过去掉氧化物和其他污染物来准备将要焊接的金属表面。它也防止金属表面再次氧化,直到焊接完成。
5、固相:焊锡合金从液态或膏状转变到固态的温度。
6、液相:焊锡合金从固态或膏状转变到液体形式的温度。
7、焊锡:**500°C(932°F)熔化的金属合金。
8、湿润:一种相对均匀、平滑、无间断和粘附的焊锡薄膜在基底金属的表面形成。
长沙天久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 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金属粉末、金属材料供应服务商。我公司生产团队现有员工近 70 人,雾化生产线 6 条,主要采用氮气雾化制粉工艺,生产各类高纯球形金属粉末,年产量** 5000 吨。广泛应用于金属注射成型、导电浆料、喷涂、喷焊、堆焊、钎焊、3D 打印增材制造等领域。 我公司本着“先做人、再做事、后盈利”的经营理念,历经近 10 年的辛苦耕耘,已逐渐成长为国内气雾化制粉的*企业,并不断为成为一家**、品类齐全、个性定制、服务良好的**性新型材料供应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