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跋可分三类:作者的题跋,同时代人的题跋,后人的题跋。某件书画的题跋虽然也有对这件作品加以否定的,但是少数。多的是为了说明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收藏关系,又或考证它的真、表扬它的美,于是人所共知的。但书画既有伪作,题跋方面也同样有多种的作伪情况,因此书画鉴定不能不注意它的" 张变幻"。真古画而配以别人的伪跋,或伪古画而配以别人的真跋,都是常见之事。画上如有作者同时人的题跋,应当弄清楚他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情况从书画本身并不见得能知道,而须从一些题跋中去探索。后人的题跋对书画鉴定能起多大作用,较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作伪在宋代已很盛行,米芾《书史》便记载他临写的王献之《鹅群帖》及虞世南书,被王晋卿染成古色,加上从别处移来的题跋,装在一起,还请当时的公卿来题这些字卷。如果传到现在,宋人题跋虽真,帖本身却是米芾临的。题跋对书画的鉴定是否可信还要看题跋者的水平。弘历收藏至富,题跋也很多,但鉴别能力都差,往往弄假成真。黄子久的《富春山居图》,他先得了赝本,叹为旷世无双。后来对真本他反说是。文征明的题跋就较为可信,因他工书善画,鉴别能力高。鉴别的人除了眼力有高低之分,还须看他对作品的负责态度如何。董其昌经眼过很多书画明迹,但在评真上较不严肃,因此不能对他的题跋完全相信。总的说来,前代的鉴赏家去古较近,见到的东西多,有比我们占便宜的地方。他们的题跋虽不克尽信,还是值得我们研究思考的。
其它一些证据
别字:历来把写别字看得很严重,书画作者等都不至于有此等错误。如书画上或题跋上,尤其是书画的题款等等出现了这种情况,都被认为是作伪者所露出的马脚。
避讳:在封建帝王时代,行文要避讳,就是当写到与本朝皇帝的名字相同的字,都要少写一笔,这就叫避讳,通称为缺笔。在书画上面,看到缺笔的字,是避的哪代皇帝的讳,就可以断定书画的创作时期,不能早于避讳的那代皇帝的时期,否则就是作伪的漏洞。这一问题,一向作为无可置疑的铁证。
年月:书画上或题跋上所题的年月或作者的年龄、生卒不符,或与事实有出入,也将被认为是作伪的佐征。如张大千藏《湘江风雨图》与卷,曾影印于《大风堂名迹》集中。纸本,长幅。画墨笔水石风雨竹。自识;风林顾有终,志行昆季,求予写《湘江风雨》已三年矣,而予倥偬未能酬之。今年予上京师,与友携酒追而送别于鹿城之南,乘兴一挥而就,但愧用笔不精而情谊则蔼然也,时正统丙寅岁(十一年,1446年)秋七月望后一日,东吴夏昶仲昭识。东吴夏昶仲照图书印"、"太常卿图书"等印。另北京文物研究所存一卷,画法款题印记,和张氏藏本完全一样。画在生纸,而末尾题识处纸色拖浆煮熟。细看两卷画笔均欠沉着,款字略有文微明法派,完全是一手之作。再拿夏画真迹中题记印亲校勘,乃知正统十一年丙寅(1446年)夏氏还在吏部考功习,而他官太常卿,则要到天顺至成化五年已丑(约1457年--1469年)间,所以不可能正统中已用"太常卿图书"的,因此肯定这两卷多是明代中期人凭空仿造的伪本。作伪者对夏氏的生平事迹,没有仔细调查研究过,所以露出了这样的破绽来,下述几例书法伪品也是以此判断鉴别的。唐代颜真卿《裴将军诗卷》(这本身是,姑不论),蔬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的诗人林通的题跋,系,因为该跋的字体是学黄庭坚的,考林通死后17年黄庭坚才出生,不可能学到黄的字体。唐代欧阳询书小楷《般若婆罗蜜心经》本署书写年月是贞观九年十月四日。而《心经》乃玄奘法师从西域诸经中的一种,玄奘于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才奉敕开始译经,欧阳旬岂能预书此经?由此可以断定此帖非欧阳询所书。唐代李邕书《少林寺戒坛铭》末署"杭州刺史李邕书,开元三年正月十五日建"。查 《新唐书》本传,李邕书开元甘三年始为杭州刺史,史事不合,可知其伪。 潜惠堂刻《灵飞经》后有赵孟俯二跋,其中一跋作于泰定四年(7年),赵氏时年 应74岁,而赵孟俯卒于至治二年(2年),享年69岁。可见此跋不可能为赵书。明代馆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沈度有一帖,款云"成化十四年秋七月望后一日"。考沈度卒于宣德九年(1434年),至成化于十四年(1478年)已死去45年了,凭此即可断定它是伪作.
字画收藏市场行情怎样?
书画收藏指人们对书法、绘画的收集、保护、管理、研究、弘扬和交流的活动。
一、书画收藏的范围:狭义的讲,书画收藏是对传统书法、国画的收藏,广义的讲,是对书法、篆刻、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等所有美术品的收藏。
二、书画收藏的功能和作用:
(1)人类保存和发展文化的一种活动;
(2)文化式的休息和知识型的娱乐;
(3)对人们产 生心理上的代偿和补偿作用;
(4)陶冶性情,玩物明志(智);
(5)利国利民。
三、书画收藏的目的:鉴赏、研究、保护、弘扬,交易。
四、收藏书画的**:(1)文化**、(2)玩赏**、(3)经济**、(4)辅助学术、(5)资佐创作。
书画作品的水平有几个要素:
一
书画作品造型变型是否合理。徐悲鸿讲“造型、解剖、结构准确”,这些都是在讲造型的道理。
二、画中的章法、构图是否严谨。
三、 用笔、用墨、设色是否恰到好处。特别是画家能否在传统绘画基本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别人都用前人用过的皴法画,而你又率先使用了一种新的皴法,这就是创新。
四、该作品的气韵是否生动。意境是否深邃。有的画家画的山水、花卉都是带着灵性,是活的,这就是气韵生动。有的画越看越爱看,百看不厌,过后脑子里还有深深的印象,并且给人的想象力带来驰骋的余地,这就是因为该画意境深邃造成的。
五、该画的格调是否高雅。
近期名家字画成交价格
傅抱石《琵琶行 镜心》 以元成交
陆俨少《雁荡风景 镜心》以元成交
关山月《千山竞秀 镜心》以元成交
吴昌硕《桃实图 立轴》 以元成交
黄宾虹《松山闲居 立轴》以元成交
吴冠中 《长江万里图 油画 纸本》 1.495亿元成交
吴作人 《战地黄花分外香 布面 油画》 8050万元成交
徐悲鸿 《九方皋 布面油画(内外原框亿元成交
陈逸飞 《山地风 布面 油画》 8165万元成交
徐悲鸿 《珍妮画像 布面 油画》 5750万元成交
徐悲鸿 《奴隶与狮 油画 画布》 5711万元成交
吴冠中 《秋瑾故居 布面 油画》 7475万元成交
徐悲鸿 《放下你的鞭子 油画》 7200万元成交
对自己有利的铁证,基本上就胜券在握,这叫铁证如山。如果说起书画鉴定中的铁证,不外乎会想到材料、着录、题款诸项,因为比起书画本身(笔墨、风格、功力)来说,它的伸缩度小,基本上不会变动,纸的就是纸的,绢的就是绢的,款书白纸黑字,也是铁证如山。
基于上述缘由,不少专业人员解决了很多书画鉴定中的案例,由于运用的武器是“铁证”,所以即使有持不同意见者(多为从书画的本身出发)也很难申述自己的主张,让大家认同,原因是你没有“铁证”。 dZG!zXs(h?wxT4B!_bxWXtws#LNHnY世纪在线有限公司
然而,铁证真的全部如山吗?笔者近在编辑谢稚柳先生的画册时,发现多件谢老题款署年与画风不一致的“铁证”,颇得启发,兹举数例如下:
早年作品,晚年补款,仍署早期纪年,但未说明者。如其1949年所作绢本《竹鸠图》,款书“己丑秋日写竹鸠图。稚柳”。钤印:谢稚柳(白),燕白衣(朱)。这幅《竹鸠图》相当工整,尽刻画之美,也可谓谢老1949年的精品,这从画风上经过分析可知。问题是画面上的题款,其书体绝非1949年之风格,乃为1980年代所补题,但又未说明。倘若目前或者**后,有研究者看出书风和画风非同一时期的“铁证”,该怎么办?画上所钤两方印则是谢老早期常用之印。从表面上看,这都有一些矛盾。实际上,谢老当时创作这幅画后,一直未题款,而在1980年代补款时又未注明。如果从这些“铁证”来这张画的话,岂不冤枉。
早年作品,晚年补款,无署年。这个情况同上述的有类似之处,只是在补款时既未署当时创作年月,也未说明补题时间,所以署款书体和画风在时间上还是对不上。如其《栀子花》,约作于1960年代至1970年代之交,然其穷款“稚柳”为1980年代所书,这明显是一个矛盾。但款和画都是真的。
判定一件书画作品真方法有哪些?怎么去鉴别?对一件书画的真假判定,“鉴”和“考”仍然是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他认为现代科技虽然可以通过热测试来鉴定书画所用纸、绢的确实年代,但如果是同时代人所做的赝品,科技手段就很难区分,所以鉴定书画还得靠经验和眼睛去看。
单国强说,鉴定书画必须从作品本身所呈现的诸要素中去考证,如画面风格、作者款印、题跋、鉴藏印记、纸张质地、装裱等,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作品画面所反映的个人风格和时代风格。
目鉴是主要的手段和方法,也是鉴定书画真伪的主要依据。鉴定时,首先对画家的作品风格要有一定的了解,脑子里要有真假作品的图像,看到画时,对不对得上,一眼即穿。单国强认为,画风是画家绘画的面貌,每个画家都有自己擅长的一种绘画手法,或工笔或写意,也可能是没骨或泼墨。甚至每个画家在一生中,自己的风格都在变,年轻时善画写意、年长后喜画泼墨。所以要对照画家生平,如生活的时期、居住地点、多大岁数画的、当时的风格如何等都要有所研究。考证内容包括作者生平资料,年龄风格,作画时间、地点、内容以及题跋中所涉及人物的生平、与作者的关系,收藏印鉴上涉及人物的时代背景等等。另外,纸张、印泥也要在生产年代上进行考证。
由于纸张、印泥都可以实物留存,为作伪提供了可能;市场也常会出现真题跋配假画的赝品,所以题跋、、装裱等因素只能在书画鉴定中起辅助作用。
单国强说,题跋(特别是自题)、字是否画家本人所写,此画作于何地、送于何人,该人与画家的关系等都要有所研究。如题跋中的上款,画给谁的,与画家是什么关系,此人生活年代是否与画家相符等;如有些假画中会出现很奇怪的现象,比如画的受赠者确实与画家关系甚好,但题跋上年款时间,受赠人已过世多年。另外,收藏者还需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和书画知识,如2006年是丙戌年,而1946年、6年同样也是丙戌年。如果题跋年款上出现的年份和画家的生平不符,或者与当时画家的风格不符,就一定是假画。
现在有专门出版的古代画家《印谱》,但在看《印谱》比对时,不能过于拘泥《印谱》。因为盖时,上的印泥量的多少,会导致同一个在不同的作品上存在一些区别;但大小、刻的刀法、字体笔画结构,特别是时自然崩掉的地方不会变;另外,《印谱》收集的不一定会很全,因此比对主要看刀工。此外,人死章留,用画家遗留下来的作作品,肯定是真的,鉴定时要综合运用如印泥的年代、纸张等其他方面来断定,只能作为辅助依据之一。
纸张要有陈旧的痕迹,除了作画的纸张,装裱破损不严重的尽量不要重新装裱。因为这也是一个鉴定的依据。单国强说,“作旧”与“原旧”的区别在于,作旧的纸张颜色不均匀,纸张的质地上没有自然陈旧的“包浆”痕迹。值得注意的是,古画不是越破旧越好。其实,如果是名家作品,每个朝代都有人精心收藏,保护得很好,所以当看到破破烂烂的古代名家作品时,千万要当心。此外,要注意用老纸新仿的“古画”,多了解一些作手法和新“成果”,增长经验。
单国强建议书画收藏者,一些书画史册、历史上的法帖画录、书画家的生平着作、有关文献等要多看,**会可到一些大博物馆、纪念馆观摩真迹、多看实物积累经验。只有知识全面了,才能在鉴定书画时,依靠其他实物或已在心目中树立的“样板”,就上述这些考证因素,进行剖析判定真伪,才能言之有据,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武进区湖塘聚宝阁艺术品展览服务部,是一家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品运营单位。**全新经营模式,集艺术品服务、销售、文化交流及展览展销等多元化运营平台,并利用高效的媒体手段实时向国内外发布藏品信息。以诚信、创新的服务缔造收藏投资新格局,努力成为艺术品行业的成员。 自创业以来,始终坚守诚信规范的经营模式、客户为上的宗旨,公平、公正、公开的职业准则和重信誉度、重质量、重服务的敬业精神。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恪守“守法、诚信、文明、优质”的经营理念,严格遵守我国的《文物保》、《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照的规定,不断完善工作程序。公司以精心组织、谨慎操作的服务态度竭诚为艺术品收藏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我们必将秉求:诚信为本、公正为魂、专业为先、务实为要的企业文化理念,带领的收藏爱好者走向通往世界的康庄大道!服务于的收藏行业,服务于文化艺术品行业,将*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服务好世界各地的收藏爱好者,较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