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评审目的: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评价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为是否可提供第三方监督审核作准备。
五、 评审内容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自2017年正式按ISO9001:2015标准开始实施。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通过对骨干进行新标准基础知识的培训,及工作上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应用。在于今年7/3~7/4进行了一次内部审核等工作。对公司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综合评价如下: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情况分析如下:
公司于2017年7/3~7/4进行了一次内部审核,审核是成功的,达到了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确保其有效性的目的。
审核是全面的。此次审核内容覆盖了ISO9001:2015标准所有要素。审核单位覆盖了包括总经理在内各相关部门。
2.质量方针
各部门代表一致认为,公司的质量之方针及目标基本适合公司目前的运作状况和未来一年的发展需求,因此对其暂不做修订。
3.1质量目标:
成品一次检验合格率 ≥ 97%;
顾客投诉季件数 ≤ 1件。
3.1.1现状
A.综合部共计发出《客户满意度调查表》10份,回复8份,均在80分以上。
B.根据市场部发出的《客户满意度调查表》的若干顾客不满意的服务进行改进,并再次发出《客户满意度调查表》以求不断整改。
4.公司的组织机构、职责分配、资源配备的适宜性
4.1组织机构和职责
公司的组织机构自去年建立以来并实施应用1年,基本适应现有的运作、职责分配也明确。故无须进行变更。
4.2资源分配
人力资源现状:公司人力目前配置基本完整。基础设施及工作环境:公司现有设备设施可以满足生产和客户的需要,生产区域亦可满足需要。
5.体系文件的修改
体系文件自实施以来,运作基本有效。由于公司目前尚无重大变化,如规模、产品、组织结构等方面,因此可以不用进行修订。
6.质量管理体系经过近半年来的运行,证明是适宜和有效的。
7.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预防措施主要针对安全和消防,做到预防为主。
8.总结: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管理原则得到有效贯彻,体系运行中能有效做到合同签订前、部门实施过程及产品交付后各阶段与顾客实施沟通。通过对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巡查记录等形式,对产品质量提出改进意见,达到使顾客满意。通过对顾客的回访及发顾客满意度调查等到形式测量顾客满意度,从已收回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统计,公司的主要顾客对我公司的产品都较满意。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被证明是充分的,有效的。希望全体员工继续努力,实现了公司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9.建议事项:
公司应时刻保持同顾问公司及认证机构、环保部门等的联系,以获取关於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有关新的信息和管理要求,并对公司重大环境因素及职业健康安全因素进行及时评价与更新。
1. 目的:
实施设备安全操作规定,以保证生产安全。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石材加工机械。
3. 职责
3.1 设备使用单位(操作工)负责本规定的实施。
3.2 设备组负责本规定实施的监督和检查。
4. 安全守则:
4.1 操作工在每班作业前应进行机器静态检查和空载试车,确认无异常状况后方可投入生产运行。主要检查项目:
a. 机器主要构件有否存在危及安全运行的问题。
b. 机器各种安全防护设置是否灵敏、准确和可靠。
c. 机器各种开关和仪表、灯火等指示、显示设置是否准确可靠。
d. 机器各润滑部位的润滑状况是否良好。
e. 机器油路是否有泄漏现象;
f. 机器各部分运转是否正常。
4.2 操作工应严格遵守有关的设备操作规定。
4.3 操作工应观察机器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纠正措施,情况严重的,应及时停机并报告。
4.4 机器运转过程若突然断电,应把刀、磨具退离加工部位,并切断电源。
4.5 操作工应认真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
a) 不得赤脚操作设备。
b) 头、手和身体其它部位不得伸入或触及设备危险的运行部位。
c) 维护保养、检查、检修设备,以及更换、安装刀、磨、模具时应断开电源。
测量溯源
当要求测量溯源时,或公司认为测量溯源是信任测量结果有效的前提时,则测量设备应:
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保留作为校准或检定(验证)依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b.予以标识,以确定其状态;
c.予以保护,防止可能使校准状态和随后的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损坏或劣化。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预期用途时,公司应确定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受到不利影响,必要时采 取适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