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公司转让到底需要怎么做呢?转让前,你需要检查以下四个方面: 1、检查公司是否存在债务 公司转让中需要注意的不是转让方而是承接方,承接方在收购一个公司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该公司的账目问题,找有的代理记账公司专员,仔细检查公司账目,看看转让的公司是否有潜在的债务。 2、检查公司以前经营状况 转让公司以前是否是合法经营,在经营过程中是否有违法犯罪的活动,在工商局档案中是否有不良记录。 3、年检是否每年都按时参加 年检是国家工商机关检查企业是否合法经营的重要手段,每年必须要检查的重要手段,每年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的,如果没有按时参加,那么企业会被记录在案,企业信誉下降,同时还会受到处罚规定。 4、查看公司审计报告 公司是否是注册公司,公司的注册资金是否出资到位?是否有抽逃资金的现象,公司账目是否合法等等,这都是必须的,避免在转让过程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股权转让有哪些限制?
股权转让以自由为原则,以限制为例外,这是世界范围内公**律有关股权转让的总体规则。但是,无论股权转让何等的自由,对其例外的限制皆不同程度地存在,正是这种限制的存在,使得人们对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审查很难把握。具体地说,对股权转让的限制可以分为以下3种情形。 依法律的股权转让限制 依法律的股权转让限制,即各国法律对股权转让明文设置的条件限制。这也是股权转让限制中主要、为复杂的一种,中国法律规定,依法律的股权转让限制主要表现为封闭性限制,股权转让场所的限制,发起人持股时间的限制,董事、监事、经理任职条件的限制,股份转让的限制,**自己股份的限制。
(1)封闭性限制 中国《公**》*35条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
(2)股权转让场所的限制 针对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转让中国《公**》*139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进行。”*146条规定:“无记名的转让,由股东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将该交付给受让方即发生转让的效力。”此类转让场所的限制规定,在各国立法上也为少见。这也许与行政管理中的管理论占主导的思想有关,但将行政管理的模式生搬硬套为股权转让的限制是公**律制度中的幼稚病。
(3)发起人持股时间的限制 中国《公**》*142条规定:“发起人持有的该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对发起人股权转让的限制,使发起人与其他股东的不相等,与市场经济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行使不相称。
(4)董事、监事、经理任职条件的限制 中国《公**》*142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其目的是杜绝公司负责人利用职务便利获取公司的内部信息,从事不公平的股权交易,从而损害其他非任董事、监事、经理的股东的合法权益。
(5)股份转让的限制中国《公**》*148条规定:“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可以依法转让其持有的股份,也可以购买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转让或者购买股份的审批权限、管理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1997年7月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20条规定:“股权转让协议和企业原合同、章程协议自核发变更外商投资企业批准之日起生效。协议生效后,企业投资者按照后的企业合同、章程规定享有有关并承担有关义务。”
(6)**自己股份的限制 中国《公**》*149条*1款规定:“公司不得收购该公司的,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该公司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公司依照法律规定收购该公司的后,必须在10日内注销该部分,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变更登记,并且公告。同时,*149条*3款还规定:“公司不得接受该公司的作为抵押权的标的。”这里的“抵押权的标的”应当较为准确地表述为“质押权的标的”。因为根据中国《担保法》*75条的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应是质押中质押权的标的。如果公司接受该公司的质押,则质押人与质押权人同归于一人。 股权转让的条件 由于有限责任公司在本质上是资合公司,这就决定了它必须维持公司资本,在股东不愿和无力拥有其股权时,不得抽回出资,而只能转让于他人,所以转让股权就成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公司的选择。同时,有限责任公司的建立又以股东间的信任为基础,具有一定的人合性,股东之间的依赖和股东的稳定对公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股东的股权转让不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那么自由,所以各国公**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都作出了比较严格的条件限制,这些条件限制主要包括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公司变更注册资金看似简单的资料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不会浪费任何时间和精力。但是对于新手来说,无异是一个陌生的科目,需要学习和摸索,中间会有不少的弯路要走,既烧脑也浪费大量精力,建议花点小钱找的代理事务所。省时省力省心。
公司变更注册资本需要的材料
1、《企业变更登记申请书》(该申请书是每个涉及到公司变更都要提交的,工商部门要求的),法人签字、盖公章;
2、股东会决议(关于注册资金变更的股东会议);
3、新的公司章程或章程修正案;
4、营业执照正副本;
5、报告(由机构出具);
6、股东出资情况表(加盖公司);
7、组织机构代码证;
8、工商局可能要求的其他资料。
股权转让后及时股权变更
1、股权转让完成后,目标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书,并新加入股东签发出资书,并需要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的姓名、住处、出资额等。
2、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股东的,应当自股东发生变动之日起30日内至工商部门变更登记。 需要强调的是,变更登记的同时应提交新股东的法人明或自然人的明及后的公司章程。 股权转让的税费处理: 股权转让过程中,转让方需要交纳各种税费。 当转让方是个人 如果转让方是个人,要交纳个人所得税,按照20%缴纳。 当转让方是公司 如果转让方是公司,则需要涉及的税费较多,详见参考资料《公司股权转让的税费处理》。
具体如下: (一)内资企业转让股权涉及的税种 公司将股权转让给某公司,该股权转让所得,将涉及到企业所得税、、契税、等相关问题:
1、企业所得税
(1)企业在一般的股权(包括转让或股份)买卖中,应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废止)有关规定执行。股权转让人应分享的被投资方累计未分配利润或累计盈余应确认为股权转让所得,不得确认为股息性质的所得。
(2)企业进行清算或转让全资子公司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业时,应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改组改制中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8)97号,废止)的有关规定执行。投资方应分享的被投资方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应确认为投资方股息性质的所得。为避免对税后利润重复征税,影响企业改组活动,在计算投资方的股权转让所得时,允许从转让收入中减除上述股息性质的所得。
(3)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三条规定,企业已提取减值、跌价或坏帐准备的资产,如果有关准备在申报纳税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转让处置有关资产而冲销的相关准备应允许作相反的纳税调整。因此,企业清算或转让子公司(或立核算的分公司)的全部股权时,被清算或被转让企业应按过去已冲销并调增应纳税所得的坏帐准备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数额,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增加未分配利润,转让人(或投资方)按享有的权益份额确认为股息性质的所得。 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和损失的所得税处理
(4)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是指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的收入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应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公司转让流程: 1、召开股东大会讨论。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股东的变更会引起公司构架的一些改变,所以要召开股东大会表决。对于私立小公司那就没有必要了。 2、做国有资产评估。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国家规定在进行公司转让前,如果涉及国有资产的变更,那么就要进行资产评估。 3、合同签订,不管什么场合,什么交易,合同是*的法律**。 4、收回原股东的出资,发放新的给新股东。 5、公司章程的一些变更,新股东的加入会引起公司构架的改变,因此对于公司的一些章程也要做相应的改变。 6、修改股东名册,进行工商变更登记。 7、公告全公司,这不仅表明是对新股东的认可,也是对全公司员工的透明化。
我们的业务范围是:佛山注册公司,佛山申请执照,专业记账,工商年检,汇算清缴办理进出口权,公司变,公司注销等业务,有工商税务问题的,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