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方针和目标深圳汉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深圳市工商局批准并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综合管理咨询公司。公司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人才资源并组建了各个管理模块的培训咨询团队,致力于通过培训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困惑,如:体系认证培训与咨询、社会责任验厂培训与咨询、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现场管理培训与咨询,精益生产项目辅导、企业管理诊断等。公司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的宗旨,为选择了我们公司的客户提供从未来需求考虑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培训咨询方案。
企业负责人应参与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形成书面文件,并在各级人员中贯彻。
企业是否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否定期考核质量目标。
各级人员是否掌握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方针、目标必须以书面形式来表现、必须在质量手册中列明,质量目标应包括满足企业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并分解到各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应参与质量方针、目标的制订并亲自签发,其本人应能正确理解和解释其含义。
分别抽查企业部门负责人及一般职工3—5人进行交谈,以了解他们是否理解质量方针与各有关的质量目标。
a) 组织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由哪些?
b) 组织采用了哪些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
c) 实施监视和测量的时机如何?
d) 实施分析和评价的时机如何?
e) 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如何评价?
f) 是否保留有关监视、测量记录?
理解要点:
组织应进行监视和测量应包括:
a) 组织内外部因素;
b)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c) 质量目标实现情况
d) 外部供方绩效;
e) 生产/服务过程;
f) 产品/服务符合性;
g) 顾客满意度及投诉。
a) 组织是否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
b) 组织是否依据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
c) 审核方案是否包括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
d) 每次审核的审核准则和范围是否得到规定?
e) 审核员的选择是否可保证客观?
f) 相关管理部门是否获得审核结果报告?
g) 是否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h) 实施审核方案以及审核结果的记录是否得到保留?
理解要点:
a) 审核的目的是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策划的安排、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b) 内部审核要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进行。
c) 组织应策划审核方案,策划时应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
d) 内审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要确保审核过程的性和客观性,内审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e) 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消除发现的不合格及其产生的原因。
f) 后续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
g) 组织应保留内部审核的相关记录。
a) 组织是否按照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b) 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哪些?
c) 是否形成必要的文件化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
d) 是否必要的文件化信息作为运行证据?
理解要点:
a) 这些过程可以是从识别顾客的需要,到顾客满意评价的大过程,也可以指每一具体的质量活动的子过程,如:管理评审过程、设计开发过程、测量分析过程。
b) 组织应确定所需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确定并确保获得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规定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责任和权限;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c) 组织应评价这些过程,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
d) 组织应改进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1)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方面的决定和措施,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或变更的需要;
(2)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决定和措施,包括服务质量特性、现有服务符合要求的评价、适应市场的能力的措施等;
(3) 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本公司资源现状,确定资源需求的改进决定和措施。
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报告,对以上这些决定和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并验证其效果,并将跟踪验证的结果作为以后管理评审的输入。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管理评审的报告,总经理负责批准管理评审的报告。综合部负责对管理评审策划的结果、管理评审报告、改进措施实施计划和对其执行情况验证结果等记录予以保存、管理,并负责对管理评审会议的签到与会议记录等记录予以保存、管理。
工序间检验
制订工序间检验制度和检验方法,它包括检、自检、巡检等,并要求有关人员按此执行,作好记录
企业是否建立了检、自检、巡检制度
企业应做好相应的检和巡检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