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默生PS48600-3B/2900工作原理
市电经交流配电分路进入整流模块,经各整流模块整流得到的-48V直流电通过汇接进入直流配电,分多路提供给通信设备使用。正常情况下,电源系统运行在并联浮充状态,即整流模块、负载、蓄电池并联工作;整流模块除了给通信设备供电外,还为蓄电池提供浮充电流。当市电断电时,整流模块停止工作,由蓄电池给通信设备供电,维持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市电恢复后,整流模块重新给通信设备供电,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补充消耗的电量。
模块采用集中的方式对交流配电、直流配电进行管理,同时通过CAN通讯的方式接收整流模块的运行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控制。模块还可通过RS232方式连接本地计算机,并可通过Modem或其它传输资源(如公务信道等)连接中心,实现电源系统的集中组网。
艾默生PS48600-3B/290**告警和保护功能
电源系统具有完善的故障告警和保护功能,通过模块实时采集系统的数据,检测负载空开、负载熔断器、电池熔断器的状态以及II/C级防雷器的状态等。用户可以对交流和直流过、欠压告警,熔断器告警,浮充和均充状态,整流模块故障和保护告警等故障灵活设置告警级别,有选择地进行声光报警,同时配置告警干接点指示的告警类型。
电源系统采取了有效的直流侧防雷措施,可承受8/20μs模拟雷电冲击电流10kA、1次。为防止感应雷击造成模块Modem信号口的损坏,电源系统还可以提供Modem信号口防雷措施(选配),可承受8/20μs 5kA冲击,10/700μs 4kV冲击。
电源系统具有完善的交、直流防雷措施,电源系统内部已经配置有交流侧防雷器(II/C级)和直流侧防雷器。当用户需要较高指标的交流侧防雷性能时,则需要在交流市电引入电源系统前加装I/B级防雷器,其冲击通流容量至少应达到60kA。I/B级防雷器由用户另行购买,详细技术规定见通信行业标准YD/T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艾默生PS48600-3B/2900防雷及浪涌保护功能
电源系统具有完善的交、直流侧防雷措施。
电源系统内部安装有II/C级防雷器,同时系统的每个模块内还设计有完善的防雷电路,整个系统可承受8/20μs模拟雷电冲击电流20kA,±5次;8/20μs模拟雷电冲击电流40kA,1次。如要防止较高幅值的雷击对系统造成损坏,建议在机房进线处安装较高防护等级的I/B级防雷器(冲击通流容量至少为60kA,详见通信行业标准YD/T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
为防止直流侧雷击造成设备损坏,
I/B级防雷器由用户自行购买安装。如果条件允许,建议I/B级防雷器与电源系统之间的电缆引线长度满足如下规定:如果采用限压型防雷器,则电缆长度应≥5m;如果采用开关型防雷器,则电缆长度应≥10m。从I/B级防雷器安装地点到电源交流配电柜之间的电缆要求为室内电缆,以确保这段电缆不会遭受直接雷击。I/B级防雷器的输出电缆和接地电缆线径应不小于16mm2,长度越短越好。
机房接地电阻应符合表1-4规定。
表1-4 接地电阻要求
接地电阻 适用范围 依据
<1Ω 综合楼、**电信局、汇接局、万门以上程控交换局、2000路以上长话局 YDJ20-88《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3Ω 2000门以上1万门以下程控交换局、2000路以下长话局
<5Ω 2000门以下程控局、光缆端站、载波增音站、地球站、微波枢纽站、移动通信机站
<10Ω 微波中继站、光缆中继站、小型地球站 YD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20Ω 微波无源中继站
<10Ω 适用于大地电阻率小于100Ω•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口处防雷接地 GBJ64-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过压保护设计规范》
<15Ω 适用于大地电阻率为101-500Ω•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口处防雷接地
<20Ω 适用于大地电阻率为501-1000Ω•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口处防雷接地
公司致力于艾默生、华为、中兴通信电源模块与、电力电源模块与的销售、维护、设备改造等服务为主体,经营其他品牌的通信电源设备的销售与维护,如艾默生、中兴、华为、珠江、中达电通、洲际、亚澳、意科、通力环、汇众、动力源、首信等。 公司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努力满足客户需求,准时快捷的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得以公司能持续经营之原则。 主营业务: 通信电源:艾默生、中兴、华为、中达电通、珠江、易达、伊顿(施威特克)、洲际、动力源、澳亚、通力环等品牌 传输设备:华为、中兴、爱立信等 交换设备:华为、中兴、爱立信、H3C、TP-lINK等 UPS: 艾默生、APC、梅兰日兰、山特等 蓄电池:德国阳光、汤浅、松下、双登、光宇等 其他产品 企业精神:务实、积极进取、互惠共赢! : 共益:员工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利益共同体,是合作伙伴,关注各方 的利益,谋求共同发展与**实现; :以坦诚的心态沟通,勇于承担责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优化公司的管理体系与 流程,持续发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和提升客户**,保持公司的高速发展; 创新:以自尊、自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开放的心胸,在学习吸纳的基础上,关注客户需求,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积淀有我们特色的管理模式及技术产品。 服务理念:提供的产品、合理的解决方,全面的技术服务和售后支持,诚信经营,规范操作,实现与客户、合作者、员工的共赢!